吴都
①指春秋时吴国后期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刘渊林注曰:“吴都者,苏州是也。”
②指三国吴都建业,在今江苏南京市。晋左思有《吴都赋》。
①指春秋时吴国后期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刘渊林注曰:“吴都者,苏州是也。”
②指三国吴都建业,在今江苏南京市。晋左思有《吴都赋》。
1913年改维西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5年改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改维西厅置,治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1985年撤销
亦作崇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旧唐书·地理志》 崇龛县: “隆龛山在县西三里。” 隆龛县以此名。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 胡家坨堡为 “民堡”。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施翘港 “在今县北。经享沙、吴家沙而西,至港口渡,海面至刘河口,不过三十余里。由渡口东抵平洋沙,海面约六十里。旧无此港,隆庆中设法开浚,变斥卤为
一作布喀池。即今西藏班戈县东南之巴木错。清末辛亥年版《西藏新志》卷上:“布尔穆湖,在腾吉里湖之北, 不过一小湖, 以产硼砂名。”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三十里马当镇。《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彭泽县:马当镇“有巡司,元至正间建于马当山麓,明洪武六年徙于此”。清仍于此置巡司。(1)古镇名。元至正中于今江西省彭泽县东北马当山麓置巡司。明洪
一作釜头湖。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清一统志·武昌府》: 斧头湖 “汇嘉鱼、咸宁诸县水,至金口入江”。又称东湖。湖形似斧,旁有斧头山,故名。在湖北省武汉、嘉鱼、咸宁三市县间。由斧头湖、枯竹湖、东湖、向阳
西汉景帝五年(前152)改弋阳县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一里。因县东有阳陵故名。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废。古县名。汉景帝五年(前152年)筑阳陵(西汉五陵之一)并置县,治今陕西省咸阳
南宋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凤山县西南平乐瑶族乡。元属田州路。明初属田州府。后废。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平乐。属邕州。明洪武初属田州府。后废。
①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元宝山镇。据《清高宗实录》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元宝山开始采煤。1947年元宝山矿由地方政府接管。1983年建赤峰市元宝山区,因元宝山为名。②在今辽宁丹东市区北元宝山公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