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都邑。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九年(前361;一说六年或三十一年), 自安邑徙都于此,为当时最大的都市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前225),“王贲攻魏, 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
又作歆岛或钦岛。在今山东长岛县砣矶岛北,东北有小钦岛。清《乾隆内府舆图》作大钦岛。
①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张衡有《东京赋》。②北周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隋初罢。大业元年(605)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
在今浙江诸暨市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诸暨县:斗子岩在“县南四十里。形高如斗,峻不可上,即胡德济败张士诚兵处”。
又作七可杜哈河、齐克都哈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利木里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4:黑龙江与由倭克特河会流后,“又东北有七可杜哈河自西北来……注之”。光绪《吉林通志》卷22:“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舆地纪胜》卷119钦州:孔雀山“在州西南五里。一名内三山。其山特出一郡众山之表,三峰峙立。山中多孔雀。陶弼创亭其上”。
北周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隋开皇初改为南阳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宛州。八年(625)废入南阳县。古县名。北周并宛、上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隋开皇初改名南阳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直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南白延圩。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文昌县图:南有白延市。
即土尔扈特南前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河东岸多生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