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甸千户所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改品淡赕置,属大理下万户所。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为云南州。
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品赕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云南州。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改品淡赕置,属大理下万户所。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为云南州。
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品赕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云南州。
即今陕西西安市西二里铁塔寺。宋敏求《长安志》卷10:“本章怀太子宅,咸亨四年舍宅立为寺。大中六年改兴元寺。”内有多宝塔,故又名铁塔寺。
东魏天平中置,属显州。治所在东多城(今山西孝义市北)。后废。北魏置,治东多城(今山西孝义市北)。辖境在今山西省孝义市一带。后省。
五代方镇名。本后梁宣武军,后唐改名。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北宋初废。五代方镇。本梁宣武军,唐改名,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北宋初废。
北齐降马头郡置,属荆山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隋开皇初改为涂山县。古县名。北齐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南马城镇。属荆山郡。隋开皇初改涂山县。
又名荔枝园。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十里。《舆地纪胜》卷174涪州:妃子园“在州之西,去城十五里。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脆,唐杨妃所喜,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当时以马递驰载, 七日七夜至京,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1941年由正安县析置,属贵州省。设治土溪场 (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汉代学者尹道真而得名。据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乡,清道光《定州志》卷6乡约:“邢邑镇属大场里,在州城南,至州五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邢邑,人口 8650。战国苦陉县治,唐改名陉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宋史·河渠志一》:北宋庆历八年 (1048),“河决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口于此。
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 鲁湖 “在府西南八十里。南接釜头湖,西抵金口垱”。又称卤湖。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长江右岸。属沉溺型河迹洼地湖。湖面海拔21米,原有面积77.1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