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响泉

响泉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地名巴团。《方舆纪要》 卷122施秉县: 响泉 “在县治内。泉声触石如雷,冬夏不涸,灌溉甚广”。


猜你喜欢

  • 巴青宗

    又名何巴青。亦作巴庆宗。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藏语意为大牦牛帐篷。1960年改设巴青县,驻拉西乡。即“巴庆宗”。

  • 楚里塔哈山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七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0: 楚里塔哈山,“喀拉苏、特拉布觉克二水出焉,东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

  • 皋浒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左传》:宣公四年 (前605),“楚子若敖氏战于皋浒”。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左传》宣公四年(前605年):“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即此。

  • 汤池堡

    明置,属盖州卫。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因旧有温泉而得名。明《辽东志》卷1《盖州卫图》:卫东北有汤池。

  • 勐 (猛) 朗坝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地勐朗镇。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至三十四年 (1908) 为镇边厅治。1954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 (后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迁治于此。1959年设勐朗镇。

  • 矾 (礬) 山县

    唐末置,属新州。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六十里矾山镇。《辽史·地理志五) 矾山县: “山出白矾,故名。” 辽属奉圣州。金属德兴府。元至元二年 (1265) 废。

  • 石榴山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石榴山“在州西五十里。有石榴山洞,四面险阻,人多避难于此”。

  • 原墙集

    明改百尺镇置,属太和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四十六里原墙镇。

  • 婆露国

    即婆鲁师洲。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 (胜邓洲) 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

  • 江猪岭

    在今山西长子县南四十里, 与高平县接界。《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夹马指挥使尹皓攻晋江猪岭寨, 拔之”。后周显德元年(954),“初,帝与北汉主相拒于高平,命前泽州刺史李彦崇将兵守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