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喀什噶尔道

喀什噶尔道

1914年由原喀什噶尔道袭置,属新疆省。治疏勒县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约当今新疆喀什、和田两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巴音敦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1915年,且末县划归阿克苏道。1920年,和阗 (今和田)、墨玉、于阗 (今于田)、洛浦、皮山、叶城六县划归和田道。1928年废。


清末置,治疏勒县(今县)。属新疆省。辖疏勒、巴楚、疏附、伽师、莎车、蒲犁、叶城、皮山、英吉沙、和阗、于阗、洛浦、且末等县。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噶尔河、塔里木河以南,且末县以西地区。1914年6月袭置喀什噶尔道,治所、辖县不变。1915年2月且末县划归阿克苏道,辖境东部地区缩小。1919年5月由和阗县析置墨玉县。1920年4月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划归和阗道,辖境南部地区缩小。1922年由巴楚县析置麦盖提县。1924年废。


猜你喜欢

  • 宋庄驿

    明置,在今甘肃合水县东。《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宋庄驿“在县东六十里”。清废。

  • 英烈楼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二里英烈村 (原名万感村)。

  • 龙王集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龙王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龙王集“在襄阳县西北一百里”。

  • 安肃镇

    金置,属临邑县。在今山东临邑县地。在河北省徐水县东部、京广铁路东侧。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7.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安肃,人口2.8万。五代建城,宋始历为安肃县、安肃军、安肃州治,故名

  • 隆林营

    清雍正五年(1727) 改安隆营置,属右江镇。有游击,驻西隆州八达城 (今广西西林县)。后废。

  • 界河

    ①古名博水。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源于望都县南,东流至清苑县西南与龙泉河相汇,称青水河,东北入滱水。《宋史·河渠志五》: 熙宁五年(1072),赵忠政言: “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夏秋可徒涉,遇冬

  • 湛口江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湛口江水出府东南四十里留池坑,有赤江水流合焉。东流五十里合大江。水浅而清,因名。”

  • 大北山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侧。《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大北山“在县(今中山市)城东一里,莲峰耸其前,金鼓角山峙其后。其与莲峰对峙者为石岐山”。

  • 京西北路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北部地置,治所在河南府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温县及郑州市以南,信阳、息县、淮滨等市县以北,渑池、洛宁及伏牛山、桐柏山以东,新郑、淮阳、沈丘及安徽太

  • 杨梅岭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