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透笼街61号。建于1907年,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一座木结构的随军教堂。1923年和1932年两次重建。教堂通高36米,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共分四层,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共计四个出入门。还设有修道院、神学院、印刷厂等。是全国最大的一座东正教堂,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透笼街61号。始建于1907年3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一座木结构的随军教堂,后经1923年、1932年两次重建。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从而形成砖木结构式教堂至今。通高36米,使用面积721平方米。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有大小套叠的砖砌拱券。共分四层,前、后、左、右共计四个出入门。还设有修道院、神学院、印刷厂等。圣索菲亚教堂是全国最大的一座东正教堂,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东北历史,尤其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柯尔洛贝子旗

    和硕特北左翼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西北。

  • 长水镇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四十一里洛水北岸长水乡。隋置长水县于此。

  • 得胜新河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德胜河。《明史·地理志》武进县:“西有孟渎,又有得胜新河,俱北入江。”

  • 大武垅社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玉井乡东北约二里竹围。旧为高山族大武垅社。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大武垅社“离府治四十里” (高拱乾《台湾府志》作“离府治六十里”)。

  • 稒阳道

    西汉武帝时建,为阴山南北通道,由五原郡通往塞北匈奴交通路线之一。以起点稒阳县而名。《汉书· 地理志》 五原郡稒阳县: “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

  • 百际岭

    在今浙江开化县北。《方舆纪要》卷93开化县:百际岭“在县北五十里。其相接者有风岭,与婺源县接界。明初下徽州,元将李克鲁退屯浙西扎溪源,既而前军至界首百际岭,元兵逆战,大败之”。

  • 焦源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焦源山 “岌峭拔, 登者曲折五里始达其巅。《事林广记》 以为第三十一福地”。

  • 甘竹堡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甘竹河岸。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顺德县西南有甘竹堡。设守备驻防。

  • 北胜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施州置,属丽江路。二十年(1283)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降为州,属鹤庆府。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属澜沧卫。正统七年(1442

  • 利人市

    又名西市。隋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两大市场之一。在大兴城西部,西接群贤、怀德二坊,东连延寿、光德二坊,北邻醴泉坊,南靠怀远坊。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4载:醴泉坊“次南西市。隋曰利人市”。《太平御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