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地网

地网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自金陷陕西天水、长道,并当边面,地势平衍,金骑四布, 纵横无碍, 步兵不能捍御。隆兴中,四川宣抚吴璘乃创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 每渠阔八尺, 深丈余,连绵不断,如布网然。明年金犯天水, 碍以地网, 始不得肆。”


猜你喜欢

  • 新滩市

    即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新滩镇。《明史·地理志》 归州: “东南有南逻口巡检司,后迁于新滩。” 清代宜昌府同知驻此。

  • 黄土岸桥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武进县: 黄土岸桥 “在府西南八十里,西蠡河支流西出处。其地南通溧阳市,西接金坛。元置黄土巡司,寻又建桥于此,亦控守处也”。

  • 栖凤水

    在今湖南郴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 栖凤水 “在郴县北五十里。自桂阳军甘陂出”。《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栖凤水 “源出桂阳州南之龙渡山,东北流入州境,至州北五十里之栖凤渡,因名栖凤水。入永

  • 杨升庵祠

    在今四川新都县城西南隅桂湖内。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正德间状元,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因“大礼议”触怒世宗朱厚熜,廷杖后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72岁时老死戍所。杨慎

  • 路公溪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新唐书·地理志》 祁门县: “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善覆舟。旻开斗门以平其隘,号路公溪。后斗门废。咸通三年,令陈甘节以俸募民穴石积木为横梁,因山派渠,余波入于乾溪,舟行乃安。

  • 新门

    ①又名石渠、天宝河、开元新渠、公主河、娘娘河。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唐开元末开凿的人工渠。全长280余米。《新唐书· 食货志》: 开元二十九年 (741),“陕郡太守李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

  •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春秋》: 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杜注: “巩县西南有黄亭。”古邑名。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

  • 渡头墟

    ①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七里,滨沙湾水。清同治 《番禺县志》 卷18: 墟市有 “渡头墟”。②即今广东台山市北端大江镇西北渡头圩。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新宁县 (今台山市) 有 “渡头墟”。

  • 石渠县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宣慰司极北地区置,属登科府。治所在色许(今四川石渠县)。以境内最大的喇嘛寺色须寺的谐音得名。“石渠”,藏语意为“所巴下色登部落的后代”。色须寺为其后人所建。1913年属

  • 天宁寺木塔

    即凌霄塔。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