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外蒙古

外蒙古

清代地区名。广义指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地区。当今蒙古高原北部,包括蒙古国、俄罗斯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哈萨克斯坦斋桑湖地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伦古河以北地区。狭义指今蒙古国。鸦片战争以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唐努乌梁海西部地和科布多属境西北部地。民国初,在沙皇俄国支持下,哲布尊丹巴宣布独立, 1915年中、俄、蒙缔结《关于外蒙古自治之三国协定》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19年外蒙古放弃“自治”。1921年在白俄势力唆使下,再次宣布“独立”。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军成立人民共和国。1946年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辖区仅是今蒙古国。


指大漠以北的蒙古地区,以别于大漠以南的内蒙古地区。清光绪以前,专指外札萨克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四部八十六旗游牧区域,属驻扎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扎布哈朗特)的定边左副将军统辖。清末,兼指归定边左副将军管辖的唐努乌梁海,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统辖的杜尔伯特、明阿特、扎哈沁、额鲁特部十九旗,归阿尔泰办事大臣管辖的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阿尔泰乌梁海部十旗。宣统三年(1911年),外蒙古封建主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1915年,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图签订《中俄蒙协约》,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国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1917年,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外蒙古遂于1919年撤销自治。1921年初,外蒙古封建主在白俄残匪策划下,再次宣布独立;同年7月,蒙古国民党在苏俄支持下击败白俄,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5月31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规定“苏联政府承认外蒙为完全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同年11月26日,蒙古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猜你喜欢

  • 叉光镇

    亦名汊沽港,即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六里汊沽港乡。清乾隆《武清县志》图:南有叉光。

  • 国安监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

  • 龙备堰

    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东。《方舆纪要》卷67彰明县:“龙备堰在县东。”

  • 夷道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枝城市西一里。《水经·江水注》:“汉武帝伐西南夷,路由此出,故曰夷道矣。”东汉建安十五年(210)为宜都郡治。南朝梁移于江北(在今枝城市东五十里)。贞观八年(634)废入

  • 韦庄镇

    清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南四十八里韦庄镇。在陕西省澄城县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韦庄,人口7210。明洪武年间城堡形似太极图,名太极堡。景泰年间以姓更今名。清曾设镇。1

  • 秦始皇陵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里下河村附近。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冢高76米,周长2000米。《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

  • 卡岔河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源出舒兰县西北,北流注入拉林河。《清史稿·地理志》榆树直隶厅:拉林河“至牛头山镇,南卡岔河自舒兰入,右合二、三、四道河注之”。拉林河支流。在吉林省中部。因上游由三条支

  • 龙门水

    ①即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明史·地理志》龙门县:“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②一名潜水。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浅溪河,注入嘉陵江。《史记·夏本纪》 引《括地志》:“潜水一名复水,今名龙门水,

  • 珠母海

    亦名珠池、珠海。在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以南海面。《旧唐书·地理志》 廉州合浦县: “大海在西南一百六十里,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历为采珍珠之地。《方舆纪要》 卷104合浦县: 珠母海在 “府东南六

  • 交刚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秋, 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