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融山
一名晋原山。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元和志》卷31晋原县:“多融山在县西南。”
一名晋原山。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元和志》卷31晋原县:“多融山在县西南。”
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南四十里黄土坎满族乡。清于此建行宫。《清一统志 ·承德府一》: 黄土坎行宫 “在承德府治北,钓鱼台北十七里。康熙五十六年建。……宫之北有赛音河,会入固都尔呼河”。
又作猫里庄、苗栗街。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苗栗县。清光绪十三年 (1887)于此设苗栗县。又作猫里庄、苗栗街。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苗栗县驻地苗栗镇。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置苗栗县于此。
原名大麻川。在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东南共和乡。北宋崇宁二年(1103)建怀戎堡。明成化十年(1474)改建打剌赤堡。集镇名。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东部、屈吴山北麓。共和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800。汉、
即今山西石楼县西南义牒河。《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南,左会石羊水,循溪东入,导源穷谷,西流注于河。”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万石堤在“县西五里。宋县令谢麟筑,用米万石,故名”。
即今陕西汉中市西北鸡头关。《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鸡头关“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自此入连云栈,最为险峻”。明置巡司于此。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褒城北。因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故名。为交通要隘。明置巡检
1929年析沙湾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44年改置和丰县。
1913年裁厦门厅改县并易名,为福建南路道治。1914年为厦门道治。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1928年直属福建省。1935年撤销,原城区及鼓浪屿区并入厦门市,禾山区划归同安县。旧县名。1913年由厦门厅改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三汇镇。清同治《渠县志》卷4:三汇镇在“县北九十里。县丞分驻于此”。因州河、巴河、渠江三水在此汇合, 因名。民国初设县佐。
在今陕西眉县东。《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马冢北,诸葛亮与步骘书曰:马冢在武功东十余里,有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