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云寺

大云寺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隅。《清一统志·平阳府》:大云禅寺“在临汾县城内安道坊。唐贞观中建。俗名铁佛寺。内有大铁佛,头上建浮图”。

②在今山东青州市南云门山麓。《清一统志·青州府二》:“旧在云门山后,明景泰间徙。唐李邕有《大云寺禅院碑记》。”

③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南。《新唐书·武后纪》 称:天授元年(690)“置大云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载:“大云寺门东两壁鬼神,佛殿上菩萨六躯,净土经变,阁上婆叟仙,并尉迟画,黄犬及鹰最妙。”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5载:大云寺“本后魏净土寺。隋大业四年, 自故城徙津阳门内。贞观三年,复徙此坊。天授二年改大云,会昌中废”。

④在今广西柳州市南柳江南岸仙迹山(今马鞍山)下。唐建。柳宗元《柳州复大云寺记》:“柳州始以邦命置四寺,其三在水北,而大云寺在水南。水北环治城六百室,水南三百室。俄而水南火,大云寺焚而不复且百年。”

⑤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北隅。清初《重修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载,大云寺为前凉王张天锡所建。原名弘藏寺,后改天赐庵。武则天称帝,令全国供奉《大云经》,改天赐庵为大云寺。

⑥唐建,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古纳拉古城。唐杜环《经行记》:“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 邑里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处,建大云寺犹存。”


猜你喜欢

  • 滦阳营

    即车后营。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滦阳乡。《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三屯营” 条下: “滦阳营,《郡志》 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营兵驻顿处,改今名 (车

  • 温州湾

    在今浙江温州市东瓯江口外。《清史稿·地理志》 温州府永嘉县: “海口曰温州湾,灵昆岛扼之。”在浙江省温州市东、瓯江入海处。西始瓯江口,东至洞头列岛,北接乐清湾,南邻崎头洋,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2

  • 岩寺镇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岩寺镇 “在歙县西二十五里。今出漆器”。《清一统志·徽州府二》: 岩寺镇 “在歙县西二十五里。宋设官收酒税,初置税课局,兼置岩寺巡司。洪武十四年废”。

  • 昭君村

    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寰宇记》卷148兴山县: 王昭君宅 “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村连巫峡,是此地”。《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昭君村 “在州东北四十里”。《清 一统志 · 宜昌府》

  • 火发岭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火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两山夹峙,形势崇绝。”

  • 弋阳馆

    唐置,在今江西弋阳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弋阳馆在“县治东。唐置,宋因之。今为葛溪水驿”。唐置,在今江西省弋阳县南。唐张祜《题弋阳馆》诗:“一叶飘然下弋阳,残霞昏日树苍苍。”即指此。

  • 长岭冈市

    即今湖北广水市西南长岭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应山县西南有长岭冈市。民国《湖北通志》卷33应山县:长岭冈市“在城西南六十里”。

  • 毛城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204),“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即此。②在今河南新蔡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二年(528),“改魏郢州为北

  • 板江峒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明史·广西土司传》: 隆庆间,召诸瑶筑怀远城,“许犒不与,诸瑶遂合绳坡头,板江诸峒杀官吏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口西南。明隆庆间,诸瑶合绳坡头、板江诸峒

  • 枯枞山

    又名肺山、地肺山。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南。《续汉书 ·郡国志》: 弘农郡弘农县 “有枯枞山”。又 《刘玄传》 注引 《东观记》 曰: “徐宣、樊崇等入至弘农枯纵山下。”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