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乡。宋大理时为步雄部驻地。彝语 “碌” 为石头,“云” 为龙,“异” 为水,该地在湖边有石如龙,故名。
亦作云溪港。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云溪水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崖岭,流经县南三十五里,汇为松阳湖。又象骨港,亦自县西南,东出松阳湖流合焉,注于大江”。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辽史·地理志》锦州: “有大胡僧山、小胡僧山。”
在今四川广汉市东十五里和兴镇(和兴场)境。《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东川节度使董璋攻孟知祥,“璋入境,破白杨林镇,执戍将武弘礼,声势甚盛”。胡三省注:“白杨林镇当在汉州界上。”在今四川省
即迤都。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刘国杰奉旨率汉军北征叛王过此。
北魏改平陶县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平遥县。《元和志》卷13汾州平遥县称,“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唐属汾州。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1265)复属汾州。明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杨芬港乡,为大清河入三角淀之口。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霸州图:东有杨芬港。
原名涌金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增筑杭城,改称丰豫门。为南宋临安城西门之一。明初复名涌金门。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南。《清一统志·楚雄府》 引《州志》:“山高险,蛮人啸聚之所。明嘉靖中,奚德、奚本倡居于此,知州荀诜讨平之,立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