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理

大理

①古国名。五代晋天福二年(937)段思平建。其王曾受宋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南诏野史·段思平传》:“段思平诛杨民自立,晋天福二年即位,建都大理,号大理国,改元文德。”以大理为都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以善阐(今云南昆明市)为附都。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南诏世隆自称大礼国,后段思平称大理国,名号沿袭,惟用字不同,认为大理即大礼旧名者是也。”辖境约当今云南全省、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灭大理,后改云南行中书省。

②宋大理国首府地区亦称大理。治所在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海周围地区,北起洱源县,南达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有宾川、祥云等县,西有云龙县。元改大理路。


猜你喜欢

  • 麻陈水

    亦名麻逢水。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麻逢水 “源出阳春县西南乱冈,东流入罗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电白县东岭诸山,下流百余里

  • 秀洞铺

    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秀洞乡。《清一统志·黎平府》:秀洞铺“在锦屏县境”。

  • 细水

    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水经·渠水注》: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 又,《颍水注》: 细水 “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径新阳县

  • 蒲矶山

    一名蒲圻山。在今湖北蒲圻市西北赤壁山。《水经·江水注》: “陆水又东径蒲矶山北。” 《舆地纪胜》 卷66鄂州: 蒲矶山在 “嘉鱼县境。若湖若洲,皆以蒲矶名。盖蒲圻县初置于此”。《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 马塘堰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十六里马王塘。《新定九域志》卷5秀州:马塘堰,“《图经》云:秦始皇三十七年东游至此,改长水为由拳县,遏水为堰,既立,斩白马祭之,因名”。

  • 梁元帝陵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门外。《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军将俘获的梁元帝萧绎活埋,降于西魏的萧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

  • 匝布朗宗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载:“西番(藏)语:匝布朗,旧宫殿也,城旧为古格汗居处,故名。”

  • 玉沙县

    北宋乾德三年(965)置,属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至道三年(997)改属复州。熙宁六年(1037)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仍属复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移治沔阳镇(今湖北仙桃市西南

  • 马头镇

    ①即今河北丘县治。旧为丘县一重镇,交通发达,商业繁盛。1952年丘县由丘城镇迁此。②即今河北涿州市东北三十里,琉璃河东岸码头乡,北近北京市房山区。清于此驻外委。③即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镇。民国属磁县,有

  • 烈屿市

    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南峛屿镇。清嘉庆 《云霄厅志》 卷1 《坊里》 有烈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