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降
又作大穆降。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郑成功治台时设新化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大目降汛,置千总驻守。嘉庆十二年(1807)称大目降街。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新化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新化镇。
又作大穆降。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郑成功治台时设新化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大目降汛,置千总驻守。嘉庆十二年(1807)称大目降街。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新化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新化镇。
①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元朔二年(前127)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即此。东汉建安初为东莞郡治。西晋属东莞郡。东晋移治东莞郡故城(今沂水县东北城子)。南朝宋移今莒县。隋开皇初改为东安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灵山下。大业初省入元氏县。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南宾县置,属钦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东卷:灵山县
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史记·大宛列传》: “其水东流注盐泽”。《正义》 引 《括地志》:“蒲昌海一名泑泽,一名盐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牢兰海,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南。” 《清一统志·吐鲁番》: 罗布池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偃虬堤”条下:“又李公堤,在府城东北, 直接城陵矶, 长十五里。旧本湖地,水涨病涉。弘治中,郡守李镜筑堤建桥,人以为便。”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双河“亦曰孔城河,至县东南三十里曰角潭河,又合白兔河,至县东一百三十里曰长河,又东十里由老洲入江。其白兔河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独山湖,流合双河”。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凤林港。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8遂安县: 罟网溪 “自衢境发源,与邑境诸小涧合,流至于东亭,与双溪诸水合”。《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罟网溪 “源自衢州,流入县界,又东北入武强
即江郎山。在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隋书·地理志》:东阳郡信安县“有江山”,即此。
又名二峨。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元和志》卷31峨眉县:中峨眉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有古穴,初才容人,行数里渐宽。有钟乳穴,穴有蝙蝠,其大如筐”。《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中峨山“在峨眉县南二十里。亚于
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南六十里安溪河。源出南溪县仙临乡,东北流入县,注入沱江。清乾隆《富顺县志》卷2:石灰溪“在县南五十里。发源仰天铺,东北流为梅家滩、石板滩,至溪口入雒水。内产煤炭,可通小舟”。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晋王会兵于赵州,南寇邢州。“杨师厚引兵救邢州,军于漳水之东。晋军至张公桥,裨将曹进金来奔。晋军退,诸镇兵皆引归”。胡三省注:“晋军出青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