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山

天山

①即神居山。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南六十里天山乡。

②即今甘肃西部祁连山。《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前121),“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师古注:“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

③横贯在今新疆中部,西端伸入中亚。全长2500公里, 海拔3000—5000米。《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前99)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晋灼曰:“在西域,近蒲类国。”即指天山东段。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1:天山“其山远自葱岭分支, 自喀什噶尔之北,迤东而行,经乌什、阿克苏、库车、哈喇沙尔、辟展之北,又东行入镇西府界,至塔勒纳沁而止,皆曰天山”。

④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魏书·蠕蠕传》:延和四年(435),世祖亲征蠕蠕吴提,“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纪行,不见蠕蠕而还”。


(1)古山名。(1)即今甘肃省境内祁连山。《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前99年),“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颜师古注:“即祁连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2)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卑陆国、蒲类国、西且弥国、东且弥国、劫国,均治天山一带。(3)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脉。《后汉书·南匈奴传》:永元二年(90年),南单于上求灭北庭,遣左谷蠡王师子将左右部出鸡鹿塞,至涿邪山,分为二部,各引轻兵两道袭之,“左部北过西海至河云北,右部从匈奴河水西绕天山,南度甘微河,二军俱会,夜围北单于”;《魏书·蠕蠕传》:太延四年(438年),拓跋焘征蠕蠕,“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皆此。(2)今山名。亚洲内陆中部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中国境内段长 1700 千米。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汉书·西域传》:“卑陆国,王治天山东乾当国”,“蒲类国,王治天山西疏榆谷”,“西且弥国,王治天山东于大谷”,“东且弥国,王治天山兑虚谷”,“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旧唐书·薛仁贵传》: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两书所云天山均即今天山。由数列东西向平行的褶皱断块山组成,海拔 3000~5000米。有托木尔峰(7443米,为最高峰)、汗腾格里峰(6995米)和博格达峰(5445米)等著名高峰。山地内部夹有宽谷和盆地,主要有伊犁河谷地、焉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雪线北低南高(3500~4500 米),多现代冰川。北坡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为中国干旱区内的“湿岛”。植物、土壤垂直变化明显。北坡有云杉林。南疆铁路和多条公路穿越。


猜你喜欢

  • 铚县

    ①秦置,属泗水郡。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一说在今濉溪县东南。《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即此。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西晋属谯国。南

  • 白华关

    在今河南卢氏县西。《明史·地理志》 卢氏县:“又西有白华关。”路通陕西。元末尝设兵戍守。

  • 同安寨

    北宋置,即今江西黎川县西南五十五里宏村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北宋置,在今江西省黎川县西南。元于此置巡检司。

  • 东梁山

    即博望山。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合称东、西梁山。又称博望山、望夫山。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长江南岸。海拔84米。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山势陡峻,东南坡较缓。历为江防要地,

  • 漓水

    ①今黄河上游支流大夏河。源出今甘肃夏河县西南西倾山东麓,北流到临夏县莲花乡入黄河。《汉书·地理志》: “漓水出西塞外,东至枹罕入河。”《水经·河水注》: 漓水 “导源塞外羌中……又东径白石县故城南,…

  • 闸口白塔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建于五代吴越末期。用白石雕砌而成,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建筑。顶部为铁塔刹。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基须弥座的束腰上刻佛经,塔身壶门两侧浮雕佛、菩萨

  • 色尔蚌喀喇山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清一统志·鄂尔多斯》:色尔蚌喀喇山“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四十里”。

  • 古水

    一名鼓水、鼓堆泉。汾河支流。在今山西省南部。源出新绛县西北古山下,南流入汾河。《水经·汾水注》:古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又西南径魏正平郡北,又西径荀城东,古荀国也。……古水又

  • 萧县

    ①秦置,属泗水郡。在今安徽萧县西北十里。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魏属谯郡。西晋又属沛国。南朝宋为沛郡治。北齐天保七年 (556)改为承高县。隋开皇六年 (586) 更名龙城县,十八年 (598)

  • 河沙堡

    即今河北邯郸县东南河沙镇。《清一统志·广平府二》: 河沙堡 “在邯郸县东南二十五里……有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