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溪县

安溪县

①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属纯州。治所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一百里。宣和三年(1121)降为安溪砦。

②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县为安溪县,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安溪县。明《八闽通志》卷2《地理·郡名》:安溪县“旧名清溪, 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故名。宋宣和中盗起陆州清溪洞时(按此为封建统治者对方腊领导农民起义军的诬蔑),恶其名, 改为安溪”。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宋时地产铁,置有青阳铁场。


(1)古县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属纯州。宣和二年(1120年)废。(2)今县名。在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属泉州市。面积 2983 平方千米。人口106.3万。辖13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部二乡置小溪场。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场为清溪县,取溪水清澈为名。治今凤城镇,属泉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安溪县。《八闽通志》:安溪县“旧名清溪,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故名。宋宣和中……改为安溪”。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五专区。1950年3月属泉州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江专区)。1971年属晋江地区。1985年属泉州市。地处闽东山地中段,为戴云山所盘踞。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甘蔗、烟草,并产龙眼、枇杷、荔枝、梨。有铁、煤、锰、铅、石墨矿。工业有制茶、水泥、制糖、陶瓷、竹编。特产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柿饼、“湖头米粉”、“龙涓红曲”等,尤以乌龙茶著名,有“中国茶都”之称。梅剑支线铁路和新集、郊柏、围禾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佛子格苏维埃政府旧址。名胜古迹有安溪县文庙、清水岩和山泉度假村、温泉度假村。


猜你喜欢

  • 鄯善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本名楼兰。昭帝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扞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北周时为吐谷浑所灭。西域古国名。本楼兰国,西汉元凤四年(前77年)改名。都

  • 龙湖

    ①在今福建泉州市南。《寰宇记》卷102泉州晋江县:“龙湖在县南一百里,有庙存焉。”明《八闽通志》卷7《地理志·山川》:龙湖“在府城南。相传湖与海通,中为涌沙所隔,遂别为湖。尝有龙出入其中,故名”。《清

  • 南北洋

    清咸丰十年 (1860) 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分掌北洋、南洋海防、关政及中外交涉事宜。北洋指山东以北沿海诸省,南洋指江苏以南沿海诸省。至民国年间罢南、北洋大臣之职,但习俗仍称南北

  • 高陇市

    即今湖南茶陵县东北六十里高陇镇。《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 “惟黄雩之水最大,俱从东转西,合于小关洲之下,西至艻子树下而胜舟,至高陇而更大云。” 清移视渡口巡司于此。

  • 宁化镇

    ①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宁化县置,属宁化军。即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金复为宁化县。②北宋置,属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县(葛仙庄)西南。《宋史·河渠志三》:政和七年(1117),臣僚言:“恩

  • 七里滩镇

    一名七里头。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七里滩镇“旧为盗贼出没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

  • 西塞山砦

    即道士洑。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卷76大冶县:西塞山砦“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

  • 龙塘江

    在今广西忻城县西。红水河支流。《方舆纪要》卷109忻城县:龙塘江“在县北。源出龙塘山,东南流入乌泥江”。

  • 氐池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民乐县。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属张掖郡。西晋废,后复置,北魏又废。《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傉檀率师伐北凉沮渠蒙逊,“次于氐池,蒙逊婴城固守”,即此。

  • 天长观

    即白云观。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初名天长观。赵万里辑校《元一统志》卷1引《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碑》:“天长观,开元圣文神武至道皇帝斋心敬造,以兴玄元大圣祖。”金泰和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