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陵

定陵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大峪山下。明十三陵之一,在昭陵北一里。明神宗朱翊钧之陵。主要地面建筑毁于兵火,今仅存明楼与宝城顶。地宫位于明楼正后部,由前、后、左、右、中五个殿组成。整个宫殿顶皆用石起券,呈拱形,券门皆由汉白玉组成。地宫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1956年已开挖,出土大量文物。1959年建为博物馆。

②清文宗咸丰帝奕詝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裕陵西三里。

③为北魏孝明帝元诩的陵墓。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郊西山岭头村南。元诩为宣武帝第二子,延昌四年(515) 即皇帝位。《魏书·肃宗纪》 载: 武泰元年(528) 二月,“癸丑,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十九”。三月 “甲申,上尊谥孝明皇帝。乙酉,葬于定陵,庙号肃宗”。

④唐中宗李显的陵墓。在今陕西富平县北。《元和志》 卷1富平县: “中宗定陵,在县西北十五里龙泉山。”


(1)在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下。明十三陵之一,为明神宗朱翊钧及其两个皇后的陵寝。万历十二年至十八年(1584—1590)建。地面建筑除明楼、宝顶外仅存遗址。1956—1958年发掘地宫,出土文物 3000 多件,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在地面建陈列室展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陕西省富平县城北约13千米之宫里乡凤凰山上。是唐中宗李显的陵墓。为三座东西相连的墨青色石岩组成,正中南面山梁凸出,恰似鸷鸟奋飞,故名凤凰山。山梁正中凿石穴为墓,唐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年)葬此。并依乾陵制度,凿石雕造各种石刻。原来石刻共约50件,但历经党项、吐蕃焚烧,又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温韬盗掘以及附近居民盗取石材凿器,陵园及四门石刻,几被洗劫一空。现南面仅有一石狮、一对石人比较完好,北门东门虽有石狮、石马,但都残破不堪。

定陵地下宫殿


猜你喜欢

  • 普宁寺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清乾隆二十年 (1755) 建。据乾隆御制 《普宁寺碑记》 载,是年五月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达瓦齐发动的武装叛乱,冬十月在避暑山庄封赏厄鲁特蒙古四部首领时,决定依西藏

  • 陆家庄

    在今河北深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4深州:陆家庄“金末为戍守处。河间公移刺众家奴所分地”。

  • 鸦 (鵶) 口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三门港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三门港“在县西南百里。港口为石浦巡司及土湾、番头一带居民喉舌,倭从温、台突犯,必取道于此。《海防说》:三门去石浦稍远,而与朱门海洋邻近,戍守最切”。

  • 盱水

    或作旴水。即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南城县: “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汉。” 《水经·赣水注》: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径南昌县南,西注赣水。”

  • 红山市

    在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清一统志·榆林府二》:红山市,“明嘉靖中,与套部互市于花马池。隆庆五年吉农乞贡,复请开市,因立市于此”。

  • 巨淀县

    即巨定县。在今山东广饶县北。《水经·淄水注》:“(淄水)又东径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 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

  • 山塘驿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二》:山塘驿“有集。旧有驿丞。今裁”。

  • 马头岩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高可二十丈。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马头岩“状如勒马”。

  • 大棘

    ①又名棘城。在今辽宁义县西北。西晋元康四年(294)鲜卑慕容廆由徒河之青山迁都于此。《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②又名棘壁。春秋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