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计寨
即杨家砦。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杨家崖,“ 《郡县志》 即阶州家计寨,控白江月掌山路。建炎、绍兴间,吴玠兄弟继为大将,保蜀口,时四州未有城,命逐州各择地为寨,而家计寨最控扼险阻,又素有积粟水泉之类,寇至常不能破”。
即杨家砦。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杨家崖,“ 《郡县志》 即阶州家计寨,控白江月掌山路。建炎、绍兴间,吴玠兄弟继为大将,保蜀口,时四州未有城,命逐州各择地为寨,而家计寨最控扼险阻,又素有积粟水泉之类,寇至常不能破”。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贵州卫。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次年改为新添卫。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境。北宋属雅州。后废。唐羁縻州。在今四川省天全县、康定县一带。后废。
唐天宝元年(742)改连州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连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连州置,治桂阳县(今
在今湖北武当山镇西南二十二里,东北距紫霄宫三里。唐以后历代均有营建,元末被毁。明永乐十一年 (1413) 重建,殿宇六百四十余间,多毁于清末。现存建筑以天乙真庆宫最为完整,有南天门、碑亭等建筑及元君殿
在今河南通许县南二十里。为通扶沟县孔道。清乾隆《通许县旧志》卷1:邸道“古代似为贮粮之所”。集镇名。在河南省通许县南部、涡河东岸。邸阁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5900。传古代一杨姓官员在此建南、北二邸阁
十六国前秦苻坚甘露二年 (360) 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侧。后废。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新丰县复置渭南县,属渭南郡。治所在今渭南市东南四里。北周属京兆府。隋开皇十四年 (594)
一名钟城崴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旧属和龙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为往来孔道,边塞要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图们江“又东北径光霁峪,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光霁峪城西山也,通商分局在焉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乌鲁木齐县东南。《后汉书·班勇传》:延光三年(124),“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还屯柳中”。
一名溳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水经·溳水注》:溳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
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柳孜镇。《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 (868) 九月,庞勋据徐州,“康承训军于新兴,贼将姚周屯柳子”。即此。在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柳孜集。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破庞勋将姚周于此。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