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州

寿州

①隋开皇初置,治所在辰溪县(今湖南辰溪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充州。

②隋开皇九年(589)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寿春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寿州。辖境相当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市县地。五代周显德三年(956)移州治下蔡县(今安徽凤台县)。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为寿春府。金改为寿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废寿州,改为安丰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为寿春府,寻复为寿州,后直隶中书省。1912年改为寿县。

③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寿张县(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寿张集)。领寿张、寿良二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梁山县及东平县西部地。五年(622)废。

④金天会七年(1129)升乐寿县置,治所在乐寿县(今河北献县)。天德三年(1151)改名献州。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扬州置,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寿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寿州。唐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南、寿县、六安、霍山、霍邱等市县地。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移治下蔡(今安徽凤台县),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寿春府,金仍名寿州。元至元中废寿州,改安丰军为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为寿春府,次年复名寿州。清不辖县。1912年改为县。(2)金天会七年(1129年)升乐寿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天德三年(1151年)改献州。


猜你喜欢

  • 兀提刺耳

    即讹打剌城。亦作兀答剌儿、兀的剌儿、兀都剌儿。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西北帖木儿附近。

  • 玳堰头村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 马径

    即马鞍山。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北部。《宋史·刘鋹传》:开宝四年(971)伐南汉,潘美破英、雄二州,至泷头,“过马径,去广城十里,砦于双女山下”。即此。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区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潘美伐

  • 零道县

    即灵道县。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

  • 驼峰镇

    即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十八里驼峰乡。清嘉庆 《海州直隶州》 卷14: 驼峰镇在 “治西七十里。南北皆官路”。

  • 顾家桥集

    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北顾桥乡。清光绪《凤台县志》 卷1: 顾家桥 “距县五十里”。

  • 弼斯啰国

    在今伊拉克巴士拉之西。为古代波斯湾主要港口所在。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弼斯啰国,地主出入,骑从千余人,尽带铁甲,将官带连环锁子甲,听白达节制。”

  • 永通河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永通河,在旧府城西南。亦曰永济河。即宋嘉祐中自葛家冈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处也。今亦废。”

  • 维西厅

    清雍正五年 (1727) 置,属鹤庆府。治所在维城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维西县地志全编》: “以县治地居西极,取四维之一之义,因命名为维西。” 乾隆二十一年 (1756) 改属丽

  • 玉梅川

    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华池镇)东北。《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玉梅川“在县东,与延鸠川俱出子午山,东流入华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