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峤南

峤南

指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后汉书· 马援传》: 建武十九年(43),援率大军攻征侧余部,“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此指今越南北部。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杂志》: “峤南风土之异,宜录以备博闻,而不可以部居,谓之杂志。” 此指今广西地。


猜你喜欢

  • 石塘连礁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东北部。东与隐矶滩相距约7海里,南距武勇暗沙6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石塘连礁。

  • 庙子角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南。清乾隆十九年(1754) 置巡司于此,并设千总驻防。后移于永清墟(今永汉镇)。在今广东省龙门县西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巡检司于此。

  • 洛漕新潭

    在唐东都城中,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部。《元河南志》 载: 漕渠东北流,至立德坊之南,西溢为新潭。“长安中,司农卿宗晋卿开,以通诸州租船。四面植柳,中有租场,积石其下,于上布土。潭立石柱,马吉甫为其文,钟

  • 大岩岭镇

    在今湖北建始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清有县丞驻此。

  • 十方院

    俗称弥勒庵。在今北京西直门南小街。清《日下旧闻考》卷52引《燕都游览志》: “十方禅院,相传为北留庵。万历初,有大力者夺之。于时五台陆公捐资首唱归其直,堂其址。畚筑之余,得残碑尺许,有贞观年月及北留寺

  • 北禅寺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山寺。清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5:北禅寺“在北门外五里土楼山下,又名永兴寺。湟中古寺第一,即阚骃所谓西平亭,北有土楼神祠者是也”。

  • 茫部府

    明洪武十五年 (1328) 改茫部路置,次年属四川布政司。治即今云南镇雄县北茫部镇。十七年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 (1526) 移治今镇雄县,改名镇雄府。

  • 三合场

    即今四川江津市南中山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三合场“距城一百八十里”。

  • 扶莱水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罗江。《新唐书·地理志》 禺州扶莱县:“以扶莱水名之。”

  • 珉玉坑

    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淮水中。《元和志》 卷9新息县: “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