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峡口镇。《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 峡口渡 “在县南六十五里。《舆程记》:自清湖渡至峡口渡凡五十里,渡阔三十余丈。泛滥时一望无际,浅涸则磷磷石涧耳”。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78归州: 楚台山 “在州城中,旧说楚襄王建台于此。今为长宁千户所治”。
即额尔古纳左翼旗。1934年伪满置,治所在奈勒穆图(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三河镇)。
古为韩朋镇。即今四川遂宁市西南东禅镇。有东禅寺。清光绪《遂宁县志》卷1:东禅场“在县西九十里”。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左传》: 哀公十一年 (前485) 卫大叔疾奔宋,“疾臣向魋,纳美珠焉,与之城鉏”。杜注: “城鉏,宋邑。”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
在今湖北襄阳县与南漳县之间。《隋书·地理志》: 襄阳府义清县有柤山。《元和志》 卷21南漳县: 柤山 “在县东北一百八里。吴将朱然、诸葛瑾从柤中乘山险道北出,柤中去襄阳城一百八十里。按此是地名,非山,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一百里,接江西景德镇市界。旧为由江西入祁门孔道。《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五岭关“在县南百里。《闻见录》: 自浮梁入祁门界,有五岭关。自此抵县城, 皆高山峻壁也”。
即今四川东部之大宁河。《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溪水导源梁州晋兴郡之宣汉县东,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又径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溪水又
在今湖北鄂城市西北长江南岸。《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徐文盛军贝矶,任约帅水军逆战, 文盛大破之”, 即此。《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贝矶北,庾仲雍谓之沛岸矣”。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双流县:七里湾桥“在县东十三里。省南冲衢。西源金花堰,东合簇桥河。乾隆六年修。俗名小金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