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新安镇。明万历 《高州府志》 卷1: 化州有新安墟。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新安墟在 “州西六十里”。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新安镇。明万历 《高州府志》 卷1: 化州有新安墟。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新安墟在 “州西六十里”。
①南朝梁太清中置,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元和志》 卷32翼州: “梁太清中,武陵王萧纪于蚕陵旧县置铁州。” 寻废。②唐渤海国置,属中京显德府。治所在位城县(今吉林敦化市西南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陵井监置,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舆地纪胜》卷150隆州:“诏以(张道)陵为高士之名, 当隐其称,乃改为仙井监。”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地。南宋隆兴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置,属秦凤路(后属会州)。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四十里,黄河南岸。旋属会州。《金史· 西夏传》: 兴定四年(1220),“夏兵犯边……都统王定复破其众于新泉城”。即此。后废。
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61桂阳军:白竹冈“下有狮子岩”。《方舆纪要》卷80作“白竹山”。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顺德府》: 赵孤庄,“相传程婴匿赵孤处”。
金天会八年 (1130) 改奉陵县置,属广宁府。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元初废,后复为县,属广宁府路。明初废,置闾阳驿于此。古县名。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奉陵县置,治今
①战国时古賨国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南城坝古城。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长老言,宕渠盖故賨国,今有賨城、卢城。” 《舆地纪胜》 卷162渠州: 古賨国,“ 《元和郡县志》 曰: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清一统志·开化府》:异龙潭“府境诸流多汇于此。本朝康熙七年,经历李凤昌引流灌田, 民被其利”。
亦名大巴岭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四川南江县东北,为米仓山南支。《寰宇记》卷133兴元府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
亦作浮屠关、佛图关。即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西佛图关。因上有石佛像,故名。为重庆市西重要关隘。《元史·李进传》: 己未年 (1259) 八月,与宋军 “又战浮图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