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县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权分歙县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仙居村附近。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与宁州建宁郡之新定县重名而改为遂安县。
②唐武后久视元年 (700) 置,为羁縻淯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后废。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析歙县南武强乡安定里置,治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南汾口附近新安江水库中。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遂安县。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权分歙县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仙居村附近。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与宁州建宁郡之新定县重名而改为遂安县。
②唐武后久视元年 (700) 置,为羁縻淯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后废。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析歙县南武强乡安定里置,治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南汾口附近新安江水库中。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遂安县。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宋书·谢灵运传》:“会稽东部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即此。《清一统志·绍兴府》 作“回涌湖”,曰:“在会稽县东四里。相传马臻筑塘以防若耶溪水,溪水暴涌,抵塘而回,故名。”古湖名
一名龙潭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十二里。《清一统志·吉林一》:尼什哈山“周十里,高三百步。其上有城,周二里。城西一井,木一其中。旁有鲫鱼池三,石砌”。光绪《吉林通志》卷18:尼什哈山“尼什哈者,国语(满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南。清宣统《广东舆地图说》卷1:桂村水“屈西北经龙虎滩汛”。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陈店乡北。1928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由湖北黄陂县木兰山转移到鄂豫边区,在新县柴山堡地区创建了鄂豫边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①亦作阿勒坦河。即今黄河上源约古宗列曲,在今青海曲麻莱东北。源出约古宗列盆地,东流会扎日卡曲、卡日曲入扎陵湖。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5:“黄河源出星宿海西巴颜喀喇山之东麓,二泉流数里,合而东南,名阿尔
①又名石顶河。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民国 《张北县志》 卷1: 石顶河 “源出花盖淖尔、伊克淖尔等处,由以上各水注入,经过石柱子梁村北及汽车桥大特拉房子西流,入安固里诺尔,长约四十余里。按 《三厅志》,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乡伊芦山。《寰宇记》卷22海州朐山县:“伊卢山,一名大伊莱山,在县南七十五里。”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马头溪“西有千王堰,六十余泉俱入此溪”。
明置,属苍溪县。在今四川苍溪县西五十里。《明史·吴景传》: 正德间,兰廷瑞义军麻六儿部与官军冯杰战于苍溪县,又战于铁山关,“乘夜冲击,杰死之”。即此。
清改广东布政使司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地。民国时省会在广州市。1951年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地划属广西壮族自治区,1988年海南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