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丈山

方丈山

①又名方壶。古代传说中三神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或以为即今韩国南济州岛。

②即今观音山。在云南鹤庆县南部。《元混一方舆胜览》鹤庆路:方丈山“半岩一洞,中有池,深不可测,水滴岩下,如方响音。上有石观音,故又名观音山”。


古山名。传说中三神山之一,又名方壶。《史记·封禅书》:“自威、宣(齐威王、宣王)、燕昭(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方丈涉海费时节,玄圃寻河知有无。”见“三神山”。


猜你喜欢

  • 临渝宫

    隋大业中置,在今河北抚宁县东榆关乡。《隋书·地理志》: 北平郡 “有临渝宫”,即此。《隋书·炀帝纪下》: 大业十年 (614),“三月壬子,行幸涿郡。癸亥,次临渝宫”。在今河北省抚宁县东。隋大业十年(

  • 鹑孤县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东汉改为鹑觚县。

  • 均镇

    即均村镇。今江西兴国县西五十里均村乡。

  • 清江口镇

    一名清江嘴。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清江入长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 明陵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八里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小平原上。自明成祖朱棣至思宗朱由检均葬于此。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等十三处明陵,俗称十三陵。明

  • 照散城

    金建,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南山城镇。《金史·太祖纪》: 收国二年 (1116) 五月,“阿徒罕破辽兵六万于照散城”。即此。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金收国二年(1116年),乌论石准大败辽军

  • 真武山

    ①亦名涂山、黄山。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七里长江南岸。乾隆 《巴县志》 卷 1: 真武山“山势极高,云岩泉涧,鸟道曲盘,绝顶雄视两江,城如浮叶。澄鉴亭侧有万历二十三年铁柱。山左有真武庙。为郡城第一屏障,即

  • 步讫若州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约在今陕西榆林市境。唐羁縻州。永徽元年(650年)以薛延陀部落置,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属达浑都督府。开耀元年(681年)侨治夏州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 松坎关

    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清一统志 ·石阡府》: 松坎关 “在府城南”。

  • 盘水县

    唐武德中置,属西平州。治所即今贵州普安县。以盘江得名。贞观八年 (634) 属盘州。后废。唐武德初置,治今云南省普安县。后地入南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