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光宫

明光宫

①在汉甘泉宫中,今陕西淳化县北四十里。《汉书·平帝纪》: 元始元年 (1),“罢明光宫及三辅驰道”,即此。《三辅黄图》 卷3: “明光宫,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二十以下,十五以上,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令总其籍。” 《雍录》 云,汉明光宫 “一在甘泉宫中”,即此。

②在汉长安城内,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武帝纪》: 太初四年 (前101),“秋,起明光宫”。师古注: “ 《三辅黄图》 云在城中。《元后传》 云,成都侯商避暑借明光宫,盖即此。” 《雍录》 云: 汉明光宫,“一在北宫,与长乐相连”,即此。王莽始建国四年 (12),改明光宫为定安馆,为定安太后所居。

③十六国后赵石虎建,在今河北磁县南。《晋书·冉闵载记》: 东晋永和七年 (351),石祗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刘显次于明光宫,去邺二十三里”。邺即今临漳县西南邺镇村。


猜你喜欢

  • 绥养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绥阳县北。后属牢州。贞观十六年 (642)废。

  • 梁信县

    南朝梁普通四年 (523) 置,为梁信郡治。治所即今广东封开县。隋开皇初为封州治,十八年(598) 改名封川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南贺江口,为梁信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封

  • 晋昌里

    一作晋昌坊。为唐长安城内诸坊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大雁塔一带。《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 十月,朱泚居长安,姚令言 “乃遣数百骑迎 (朱) 泚于晋昌里第”。即此。又作晋昌坊。唐长安城诸坊之

  • 朱厓郡

    即珠崖郡。治所在瞫都县(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

  • 黄安岭口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塔崖乡西黄安村。《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黄安岭口 “在平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南黑山南。……明正统十年筑城置戍”。

  • 蒜山

    又曰算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九里。《元和志》 卷25润州丹徒县: 蒜山 “山多泽蒜,因以为名”。《舆地纪胜》 卷7镇江府: 蒜山,“或以为周瑜与诸葛亮议拒曹操,以其多算,故号算山”。《资治通鉴》: 东晋

  • 大轮山

    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方舆胜览》卷12泉州:大轮山“在同安县(东)一里。群峰环列,如异人奇鬼,或乘车张盖,或衣冕峨冠,或如带甲,或如跃马,势若奔轮,故名”。

  • 沐溪口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沐溪口“在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司旧置于今县治北,景泰三年移于今所”。

  • 阴阳山

    ①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寰宇记》卷169琼州乐会县有阴阳山。《方舆纪要》卷105乐会县:阴阳山在“县东北一里。山形奇偶相生,因名”。②在今贵州开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阴阳山在“(

  • 河南府路

    元改金昌府置,治所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以北,巩义、登封二市以西,黄河以南,陕西潼关以东地。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为河南府。又称河南路。元改金昌府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