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乌达盟

昭乌达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后金崇德至清康熙年间,陆续将蒙古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八部编成十一旗,共为一盟,会盟地定于翁牛特左旗境内的昭乌达,故名。隶于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制。盟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大部及哲里木盟开鲁县和奈曼旗、扎鲁特旗。清代于其地先后设置乌兰哈达厅 (后改赤峰县,又升赤峰州)、开鲁县、林西县、经棚巡检司。1914年本盟隶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隶热河省。伪满时期被撤消。1946年复设昭乌达盟,盟府驻林东镇。1949年改属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以原热河省所属赤峰市,宁城、乌丹二县及敖汉、翁牛特、喀喇沁三旗划归本盟,1956年盟府由林东迁至赤峰。1969年改属辽宁省。1979年还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消昭乌达盟,原辖旗、县划归赤峰市。


旧盟名。1947年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辖林东、林西、经棚三县及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克什克腾等四旗。行政公署驻林东县(今巴林左旗)。1949年撤林东县,并入巴林左旗。1950年撤经棚县,并入克什克腾旗。1955年热河省撤销时划入赤峰、林西、乌丹三县和喀喇沁、敖汉、翁牛特三旗,并迁治赤峰县(今市)。1956年撤乌丹县,并入翁牛特旗。1969—1979年期间一度划入辽宁省。1983年撤销,辖区并入赤峰市。


猜你喜欢

  • 南平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 “南有南平江。”

  • 辟邪渡

    又名武阳渡。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东南武阳镇。《方舆纪要》 卷84南昌县 “武阳水” 条下: “武阳渡一名辟邪渡。”

  • 大沼

    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穆天子传》卷5:“天子饮许男于洧上……癸亥,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水经注》作“白雁陂”。《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引《县志》:“大沼纵广百余顷。今名为杨家湖。下

  • 铁山关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达州: “西有铁山关。” 《方舆纪要》卷69达州: 铁山关在 “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 打回

    即淡邈。今缅甸南部之土瓦。见《明史·外国列传七》 “剌泥”条。

  • 固

    亦作吗。 即今新疆皮山县。 《清一统志·叶尔羌》: 固 “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八十里”。

  • 席伯尔河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榆溪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席伯尔河 “在右翼前旗南九十里。源出蟒喀图虎尔虎之地,南流会西克丑河入边城,为榆林之榆溪,西河上源”。

  • 玄扈山

    亦作元扈山。在今陕西洛南县西洛水之南,与阳虚山相对。《山海经·中山经》:“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寰宇记》卷141洛南县:“《黄帝录》云,帝在玄扈山……有凤衔图以至帝前……其

  • 玉岘山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寰宇记》卷98临海县:玉岘山“在县东一百九里。《临海记》云:黄石山泄水九层,沿崖注落如白练。东南有钟乳穴,多水,有伏翼如鹅大。其山本名黄石,唐天宝六载敕改为玉岘山”。

  • 上宜川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