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殷县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兴国、万安二县析置,驻均村圩(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为纪念1929年在上海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烈士而命名。1935年4月废。
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由兴国县西部和万安县南部析置。以纪念杨殷烈士命名。治今兴国县均村圩。1934年7月划归粤赣省。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兴国、万安二县析置,驻均村圩(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为纪念1929年在上海牺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烈士而命名。1935年4月废。
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由兴国县西部和万安县南部析置。以纪念杨殷烈士命名。治今兴国县均村圩。1934年7月划归粤赣省。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析潘水县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北。一说在今高州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毛山县, 以毛山为名。”开元二年(714)改为潘水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置
在今四川红原县境。清雍正元年 (1723)置鹊个寨土百户。
一名海伦奔山。今黑龙江省北部之小兴安岭。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布伦山“一作布隆山,又作白罗, 又曰小兴安岭。木库山南来之幹山也,(乌云)县西南三百五十里,高七十丈,径二百四十里,科尔芬河源所出,跨乌
在今山东昌乐县南二十五里。《隋书·地理志》:北海郡营丘县“有丛角山”。《寰宇记》卷18潍州昌乐县:“山有三峰,岌如丛角。”俗名崇山。
又作舒兰站。清置,故址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金州鄂佛罗站” 条下: “又西北六十里至舒兰河站。”
南宋淳熙中 (1174—1189) 置,属长汀县。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明崇祯二年 (1629)废。
元至治三年(1323)降开成府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开成县(今宁夏固原县南四十里开城乡)。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海原、彭阳三县及西吉、同心二县部分地。明洪武二年(1369)废。元至治三年(1323年)降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北五十里北沙乡。《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六年(1356),“剿平北沙、庙湾、沙浦等寨。寻进兵泗州,不利。贼乘胜东下,断我军粮道,乃回军屯北沙”。即此。
北周置,属石州。治所在窟胡县 (今山西中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窟胡县(今山西中阳县西北)。属石州,领一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隋开皇初省。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方舆纪要》 卷99诏安县: 港头溪 “在县西。汇诸溪水出龟山西象头渡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