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溪
又称松溪。在浙江省西南部。瓯江支流。源于遂昌县黄蜂洞北麓,自南向北至遂昌县城纳北溪后称襟溪,再折向东南流,纳濂溪后始称松阳溪。经松阳县,在丽水市大港头注入瓯江。长120千米,流域面积 2055 平方千米。建有成屏、梧桐源、东坞等水库和水电站。
又称松溪。在浙江省西南部。瓯江支流。源于遂昌县黄蜂洞北麓,自南向北至遂昌县城纳北溪后称襟溪,再折向东南流,纳濂溪后始称松阳溪。经松阳县,在丽水市大港头注入瓯江。长120千米,流域面积 2055 平方千米。建有成屏、梧桐源、东坞等水库和水电站。
①又名新城,俗称白塔营。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南。《晋书· 慕容垂载记》: 东晋太元九年(384),“垂攻拔邺郛,(符) 丕固守中城,垂堑而围之,分遣老弱于魏郡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拥漳水以灌之”。即此。
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思安塘在 “府西南三十里”。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南山堡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元废。
为伊犁河上源之一。在今新疆特克斯县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6: 特克斯郭勒 “源出汗腾格里鄂拉北麓,东流三百余里,北会空格斯郭勒,又西流四十余里至都尔伯勒津,哈什郭勒东北入之,会入伊犁郭勒”。清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六十里。东汉改为汉寿县。(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断港头乡城址村。为武陵郡治。南临渐水。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为汉寿县。(2)今县名。在西藏
北宋置,属谷熟县。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三十六里济阳乡。(1)在山东省济阳县中部、黄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9.4万。镇人民政府驻纬二路,人口2万。自金代起即为济阳县治。1956年
亦作邛部川。唐、宋四川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之一。宋代为黎州属部。住牧在今四川越西县境。《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开宝)四年,黎州定远兵士构叛,聚居鹿角溪, 阿伏令弟游击将
北魏正光五年 (524) 置,为长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西魏废帝二年 (553)改名长城县。古县名。北魏正光五年(524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为长城郡治。西魏废帝二年(5
①西汉惠帝四年(前191)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俗名迎冬城。《汉书·地理志》 池阳县注引应劭曰:“在池水之阳。”因名。汉建池阳宫于此。西晋属扶风国。北魏为咸阳郡治。北周建德中废。②
唐末置,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八十五里。《资治通鉴》: 五代唐长兴元年 (930) 十月,“ (董璋) 东川兵陷征、合、巴、蓬、果五州”。胡三省注: “遍考隋、唐 《地理志》、《五代职方考》、《元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