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店
①即林家甸。今黑龙江省林甸县。
②亦名林扒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林扒镇。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林家店 “在州西南五十里。有集”。
①即林家甸。今黑龙江省林甸县。
②亦名林扒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林扒镇。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林家店 “在州西南五十里。有集”。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清一统志·安西州》: 窟窿河 “源出土葫芦沟,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内多大穴,深不可测,畜产误入,即不能出”。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清设把总驻防。
俗称桃虢川。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资治通鉴》: 唐广德二年 (764),“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连月不克,上命李抱玉讨之。贼帅高玉最强,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袭之于桃虢川,大破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浪洞乡。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旧州北。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初废。
即今四川中部沱江。《明史·地理志》 内江:“西有中江,即雒之异名。”
①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南渔溪。《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渔溪在 “县西南四十五里。源出黄蘖山,流合苏溪……汇于径江。……出江口入海”。②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渔溪 “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0兰州: 笋箩河在 “州西南六里。东流入黄河”。
即今浙江常山县北龙山。《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严谷山“在县北三十八里。石壁高百余丈, 山胁有洞,流泉不竭。下多严姓, 因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盘江东岸拉里黑村。滇越铁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