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柴县

柴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南柴城。东汉省。


古县名。西汉除柴侯国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南柴城。属泰山郡。东汉省。


猜你喜欢

  • 水沟口河

    在今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东南。《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怀安卫:水沟口河“自顺圣境流入,经水沟口山下,东北流,至万全右卫,入于西洋河”。

  • 九龙砦

    ①在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九龙砦“在县西南九十里。因高设险,可以避兵”。②在今陕西平利县南三百六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九龙砦“山连八里冈。俗传为蛮王砦。砦后三里有九龙洞

  • 江南铁路

    自今江苏南京经安徽芜湖至宣城(今宣州市)东南之孙家埠,长197公里。1933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了与京沪铁路相连接,1935年又动工修建了从南京中华门至尧化门的联络铁路线。1936年江南铁路修至江

  • 北陕县

    北魏宣武帝改陕县置,为恒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北周明帝二年(558)复改为陕县。古县名。北魏宣武帝以陕县改名,治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旧陕县。为恒农郡治。北周复为陕县。

  • 瓜城

    又名虢城。即今山西孝义县北虢城。《寰宇记》卷41汾州孝义县:“瓜城在县北十里。此本虢城也。”

  • 仁德府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仁地万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仁德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元史·地理志》仁德府:“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 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

  • 黄土岭

    ①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2易州: 黄土岭 “路达山西广昌县。今置城设兵于此,防御要害”。②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1939年11月,日军阿部规秀中将亲率一千五百余人,出动数百辆卡车,侵占

  • 孔灵山

    在今安徽歙县南二十五里。《晋书·孔愉传》:“惠帝末,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 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寰宇记》卷104歙县有孔灵邨,“在县南二十五里”,

  • 普城县

    唐末改黄安县置,属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宋作普成县。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普安县。

  • 能州

    唐大足元年 (701) 置,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治所在今贵州赤水县东。后废。唐大足元年(701年)置,治今贵州省赤水市东,属泸州。辖境相当今贵州省习水河中游地区。北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