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仔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东树仔镇。清道光 《电白县志》 卷8: 树子墟 “在县 (今电城镇) 西十五里”。
即今广东电白县东树仔镇。清道光 《电白县志》 卷8: 树子墟 “在县 (今电城镇) 西十五里”。
1949年以察哈尔右翼正黄旗改名,属绥远省。驻地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巴音塔拉乡。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设察哈尔右翼前旗。古旧旗名。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置,治木孙忒克山(今属内蒙古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黄河岸青铜峡。《资治通鉴》: 唐武德九年 (626) 四月,“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战于灵州之硖石”。即此。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北长老乡。清光绪三十年(1904)曾五、陆三等扰河池,陆荣廷破之于长脑。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易州:龙迹山“石上有龙迹。其西麓谷中有坑,大如车轮,中有四穴,春则风出东,夏出南,秋出西,冬出北。孔颖达以为即燕之龙兑也”。
明洪武中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西五十里下罗乡(老堡场)。清废。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水经·汝水注》:“汝水西出鲁阳县之大盂山黄柏谷。”《方舆纪要》卷51鲁山县:大盂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西接卢氏县界。山顶并窊, 四围若城,俗呼为大团城、小团城山”。
即今四川巴塘县。清于此置巴塘宣抚司。
①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3寿阳县:“方山在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40:方山“顶方一里,一名神福山,或以为寿阳山”。②一名方岭。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三年
在今江苏阜宁县西南。《清一统志·淮安府一》: 窑头河 “上通苏家咀,下至凤谷村,由渔滨河入马家荡归射阳湖达海。本朝乾隆五年浚”。
即古域谷水。在今山西永和县西。《金史·地理志》:永和县有仙芝水。《清一统志·隰州》 引《县志》:仙芝河“源出仙芝谷,西南流经县西,又西南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