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墟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春秋》: 襄公十七年 (前556),“齐侯伐我北鄙,围桃”。《水经·泗水注》: “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曰: 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春秋》: 襄公十七年 (前556),“齐侯伐我北鄙,围桃”。《水经·泗水注》: “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曰: 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天山东兑虚谷(今新疆昌吉市南)。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兑虚谷,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一带。汉时属西域都护府。西汉以后,并入车师后部。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新昌县:苏木岭“在县东北九十里。五季时刘万户、董彦光破冯辅卿于此。一名松木岭”。
①明弘治九年(1496)置,属庆远府。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四十里后甫。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②清置,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南永乐镇。后废。明弘治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
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北。 《方舆纪要》卷73青川守御千户所:丁平山“在所北一里。《志》云:元平章丁世珍击番蛮,尝屯兵于此,因名”。
南朝宋元嘉九年 (432) 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南朝梁、陈间改熙潭县。
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南四十里桥林镇。明万历《江浦县志》卷4:“石碛桥市在治西南三十里。”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浦县:“石碛镇在城西南四十里。”
在今山东济宁市内。崇觉寺建于北齐皇建元年 (560)。北宋崇宁四年 (1105) 建铁塔。原为八角七层,铁壳砖心无顶塔。明万历九年(1581) 增建两层及钢顶,高九层。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通高23.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南。《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都都砦 “在县东南,亦蛮据险处。《志》 云: 砦为九丝左壁,险比凌霄,而广袤过之。万历初,官军攻克凌霄城,进攻都都砦,砦旁有蓝
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6黄陂县: 草埠潭河 “在县东北三十里。自安陆县流入界,至三十六湾合流而达于沙口”。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三国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