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口镇
即今福建闽侯县 (甘蔗镇) 东南桐口。1919年 《江西福建明细图》: 福建闽侯县 (今福州市) 西有桐口。
即今福建闽侯县 (甘蔗镇) 东南桐口。1919年 《江西福建明细图》: 福建闽侯县 (今福州市) 西有桐口。
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东岸小北沟村。民国《黑龙江志稿》卷16金矿:“漠河县阿穆尔河流域、胡玛尔河上游、马扎尔河及小沟扎尔图葛河平地(小北沟漠河老沟等),共五处。”
1943年由中果洛地区析置,驻冈麻仓 (甘莽仓,在今青海玛沁县西南)。1946年裁撤。1943年由中果洛地区析置,治今青海省玛沁县西南冈麻仓。1946年撤销。
即布拉木达克喇城。宋代名布让。明为普兰。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普兰宗。1960年改设普兰县。“普兰”,藏语意为独毛。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普兰县普兰。1960年撤销,改置普兰县。
①即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与苍南县、福建福鼎县交界处。山下有分水关。《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分水山在“县南二百里,与平阳县西南之松山相接。泉发陇上,东西分流以限闽、浙”,故名。②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
即今广东揭西县东棉湖镇。原属揭阳县,明置巡司于此。清时有县丞驻此。即今广东省揭西县东棉湖镇。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置湖口巡检司。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揭阳县县丞驻此。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抚州置,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元至元十四年
宋大理国改软化府置,治所在西源城(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辖境约当今云南腾冲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部及缅甸北部地。元至元十一年 (1274)改藤越州,十四年 (1277) 复置腾冲府,属大理路。
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清 一统志· 饶州府一》: 洎山 “在德兴县东八十里。洎水发源于此”。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元和志》 卷32汶川县: 故桃关 “在县南八十二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一二里中,昼夜起风,飞沙扬石”。
东汉改梁父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西晋复为梁父县。东汉时改梁父县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属泰山郡。西晋时复改梁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