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木垭
即今贵州习水县东桑木镇。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清代为桑木丫场。1932年设镇。
在今贵州省习水县南桑木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
即今贵州习水县东桑木镇。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清代为桑木丫场。1932年设镇。
在今贵州省习水县南桑木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
①即隋通济渠。唐改名。《宋史·河渠志》:“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②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东。《新唐书·地理志》陕州陕县:“有广济渠,武德元年,陕东道大行台金部朗中
①即赤松子山。在今浙江富阳市东九里。宋《咸淳临安志》卷27:赤松子山“一曰赤亭山”。汉严子陵钓于赤亭,即此。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陇西县:赤亭山“以近赤亭川而名”。《清一统志·巩昌府一
1926年改甘井子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甘井子(今黑龙江省甘南县)。1933年改为甘南县。1926年由甘井子佐治局改名,治甘井子(今黑龙江甘南县甘南镇)。1933年升县,隶嫩江省。
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南昆仑镇。明嘉靖 《淄川县志》 卷1: 昆仑店在 “县南二十里”。
即梓桐山。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十里。《方舆纪要》 作 “梓潼山”。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花尖山。《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湖口县:花尖山在“县东四十里。形如芙蓉”。
清置,属城固县。即今陕西城固县北二十里原公镇。在陕西省城固县中部偏东。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原公,人口4720。东汉建武年间名李氏村。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为纪念兵部尚书原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一带。《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崇明旧城” 条记: “宋天圣三年,续涨一沙,与东沙接,民多徙居之,而姚、刘二姓为盛,因名姚刘沙。”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 置天
又名临津镇。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香沉镇。《舆地纪胜》 卷168隆庆府: 废临津县在 “府东一百三里……南齐置胡原郡,隋改临津县。本朝熙宁五年废为浆池镇”。
即今山东陵县东南十八里凤凰店乡。清道光《陵县志》:县东南有凤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