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岩

梅岩

①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南四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梅岩 “高出众峰,登之可望三江口”。

②在今江西余干县城西藏山之上。《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 藏山 “在余干县治西。虽不甚高,而悬崖峭壁为特胜。上有梅岩,宋赵汝愚读书其下,理宗为书 ‘梅岩’ 二字”。

③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新江镇上坝村。岩洞旁有古屋墙基遗迹,是宋代翁源县籍进士梅鼎臣世居。


在广东省翁源县新江上坝。为宋进士梅鼎臣及其子梅佐的世居所在,故名。由3个岩洞并列而成。入洞后迂回前进,可抵达一个高10余米、宽1000多米的“洞厅”。厅顶呈圆拱形,几条天然钟乳石均匀吊立,犹似凌空擎柱,将圆顶托住。洞内有各种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树、石花以及石桌椅等景物。在3个洞口汇合的地方,有宽约3米的地下溪流,水流在离中洞入口60米处突然消失,复在下洞出现,蔚为奇观。


猜你喜欢

  • 上改心

    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南四十二里忙糯乡。清设巡司于此。民国改设县佐。

  • 文昌江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南。《方舆纪要》卷105文昌县:文昌江在“县南一里。一名南桥水。《志》云,江源有二:一出县境之迈南山,一出龙塘。至县南一里合流,又东南达清澜港入海”。

  • 冰图王旗

    即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治所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1949年并入彰武县。

  • 鼎峰山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方舆纪要》 卷96闽清县: 鼎峰山在 “县西二十里。有双岩,梅溪环流其下”。

  • 武西县

    ①1940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武乡县西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段村 (今山西武乡县)。1945年9月撤销,与武东县合并复置武乡县。②1948年绥蒙政府由武川县西部析置,治公滚城 (今内蒙古武川县)。1949年

  • 五镇

    ①五方之镇山,即五岳。《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注:“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疏:“职方九州, 州各有镇山。皆曰:其大者以为一州之镇。……但五州五镇得入

  • 通古铁路

    又称北古铁路。从北京双桥经顺义、怀柔、密云,至古北口。全长 125 公里。日 伪于1937—1938年修筑。今为京承线的一部分。

  • ①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左传》: 昭公七年 (前535),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 “迁于桃”。即此。②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四十里南陶。《春秋》: 襄公十七年 (前55

  • 安远郡

    ①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属衡州。治所在始兴县(今广东始兴县西北)。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治所在巨鹿县(今江苏盱眙县境)。北齐废。③北周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湖北

  • 六顺

    在今云南思茅市西。本名六困。清雍正七年(1729)设土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