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树沟

榆树沟

①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南榆树沟乡。《吉林乡土志》: “榆树沟者,据当地老人云,该处于未开辟时,蜿蜒八杄,天然满生榆树,地形低下成沟。迨至清道光年间,始经开放,土地膏腴,收获恒丰。而人民渐聚,成为村落,乃名沟中居民处为榆树沟镇。”

②清光绪元年 (1875) 建屯。即今吉林舒兰市东南榆树沟乡。


集镇名。(1)在吉林省舒兰市东南部、呼兰河上游。榆树沟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30。清光绪初年建屯。地处沟谷,周围多榆树,故名。有林场。土特产有人参、木耳、蘑菇。蛟金公路经此。(2)在吉林省扶余县东部。榆树沟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0。清乾隆元年(1736年)形成屯落,因多榆树得名。通公路。


猜你喜欢

  • 石椁口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

  • 泗溪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为寿泰溪支流。《方舆纪要》 卷94泰顺县: 泗溪 “在县南。源出泗溪西山,合县南诸溪水,抵 (福建) 福安县界,入于海”。

  • 京池县

    西魏大统十六年 (550) 改平阳县置,为董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隋大业二年 (606) 改名吉阳县。古县名。西魏改平阳县置,治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吉阳城。属重(董)城郡。隋大业初改名吉阳

  • 东河阳县

    南朝宋改河阳县置,为东河阳郡治。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南朝梁末废。古县名。东晋改河阳县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为东河阳郡治。南朝梁末废。

  • 云岭村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驻此。

  • 歌山

    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四十里。《隋书· 地理志》 东阳郡乌伤县有 “歌山”。《寰宇记》 卷97义乌县: 歌山 “山下水通临海,昔有人乘船从下望见女子于山下汲水,登峰而歌,姿态端美”。故名。

  • 绿天庵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门外里许。唐僧怀素故居,今笔冢、墨池尚存。宋陶谷 《清异录》: “怀素居零陵东郊,治芭蕉亘带几数万,取叶代纸为书,号所居曰绿天。” 《清一统志》 作绿天庵。

  • 弄松堡寨

    在今甘肃岷县东七十五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茶埠峪寨”条下:“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永宁堡、弄松堡三寨。”

  • 南港镇

    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南南港镇。清光绪 《舒城县志》 卷7: 南港镇在 “县南二十里”。(1)在安徽省舒城县东部、南港河北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港,人口 2000。原为河汊港湾,

  • 思州宣慰司

    元泰定时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明属湖广行省,洪武五年 (1372) 改为思州府。本唐思州,元设思州军民宣抚司、宣慰司,治龙泉坪(今贵州凤冈县)。辖区约今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一带及沅水、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