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景县
亦作北景县。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水经·温水注》:“比景县, 日中头上,景当身下,与景为比。如淳曰:故以比景名县。阚骃曰:比,读荫庇之庇。景在己下,言为身所庇也。”南齐以后废。隋大业元年(605)平林邑复置,为荡州治。三年(607)为比景郡治。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广平省宋河下游地区。东晋后地入林邑。隋大业元年(618年)复置,后又废。
亦作北景县。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水经·温水注》:“比景县, 日中头上,景当身下,与景为比。如淳曰:故以比景名县。阚骃曰:比,读荫庇之庇。景在己下,言为身所庇也。”南齐以后废。隋大业元年(605)平林邑复置,为荡州治。三年(607)为比景郡治。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广平省宋河下游地区。东晋后地入林邑。隋大业元年(618年)复置,后又废。
一名百谷坞。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四十里。《宋书· 王镇恶传》: 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晋兵伐秦,“破虎牢及柏谷坞”。同书 《王康传》: “司马楚之屯柏谷坞。” 即此。柏,又作百。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
①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蓝渡桥 “元置税务于此,曰蓝渡务”。②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五十里蓝水上。《资治通鉴》: 唐中和元年 (881),杨复光克邓州,逐黄巢将朱温 “至蓝
北宋置,属滏阳县。在今河北磁县北二十里。范成大《揽辔录》:台城镇“故城延袤十数里,城中有灵台坡陀,邯郸人春时倾城出祭赵王歌舞台上。城旁有廉颇蔺相如墓”。(1)在山西省五台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
又名漏罐口。即今江西彭泽县西南芙蓉镇。清置巡司于此。
殷、周间方国。又作亳姑或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十五里 (寨郝镇北七里)。《书序》: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 西周初齐太公被封于此。《汉书·地理志下》: 齐地 “殷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此
北宋置,属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福田乡。熙宁六年 (1073) 废。
即今河南新蔡县东三十八里楝村镇。清乾隆 《新蔡县志》 卷2 《乡镇》: 东路有 “楝村店”。
一名甲河口关、夹河关。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八十里夹河镇。清有把总驻防。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四十里乌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水县东有乌江市。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五十五里堤头乡。清移窑圻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