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毗卢寺

毗卢寺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郊杜北乡上京村东。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历代都曾重修。现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释迦殿在前,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殿中塑释迦坐像一尊,四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毗卢殿在后,是寺内正殿,为元至正二年(1342) 重建。殿中塑毗卢佛像,两侧有二石刻香花菩萨,壁上绘二护法金刚,背面绘大幅背座观音像。正殿四壁满绘壁画,上下分三排,绘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后妃、忠臣良将、贤妇烈女等佛、儒、道各种人物故事组画五百余组。其中东壁的玄天上帝 (真武) 一组和南壁元代地方官吏色目人宣读告示一组,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郊上京村东。据《方舆汇编》等文献和寺内现有碑碣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现仅存二殿:前殿为释迦殿,内有释迦坐像和佛教故事壁画;后殿毗卢殿(俗称五花八角殿),有毗卢佛,两侧有石刻香花菩萨,四壁绘人物122组、500余身,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布局严谨,为全国壁画艺术珍品。1987年维修时增建天王殿和钟鼓二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小桥泊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方舆纪要》卷42介休县:“小桥泊在县东北十八里,亦西入汾河。”

  • 贾家疃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侉子店乡贾后疃村。1900年义和团在此烧毁天主堂。

  • 灵惠岩

    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北一百余里。《方舆胜览》卷12南剑州:灵惠岩“在尤溪西百四十里。中有岩窦可入,若厅事者二所,可环坐千人”。《清一统志·永春州》 引《旧志》:“旧名佛窟岩,又名师姑岩,岩壁峭拔,去地千尺

  • 欣平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 (433) 侨置,属宋宁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南齐属永宁郡。北周废。

  • 犷平县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年(205),“三部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犷平,乌丸奔走出塞”。即此。西晋废。古

  • 南川砦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南山堡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元废。

  • 芷江县

    清乾隆元年(1736)置,为沅州府治。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民国初为湖南辰沅道治。1922年直属湖南省。1986年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古旧县名。清乾隆元年(1736年)置,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

  • 夏代方国。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北寒亭镇。《左传·襄公四年》 载,魏绛曰: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而用寒浞。” 杜注: “寒,国。”《续汉书·郡国志》 北海国平寿县: “有寒亭,古寒国,浞封

  • 名山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蒙山县置,属邛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元和志》卷32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雅州,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雅州府

  • 大曹关

    明置,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四十五里洛东乡大曹村。《方舆纪要》卷109宜山县:大曹关“有巡司,其旁为大曹驿。《志》云:府东四十里为大曹渡,即龙山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