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毗卢洞

毗卢洞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石羊镇塔子山。由观音堂、千佛洞、幽居洞、毗卢道场四石窟组成。有五代和北宋造像四百六十五尊和历代碑刻三十二处。观音堂3米高的水月观音 (紫竹观音) 极为美丽,被誉为东方 “阿芙洛蒂”。


猜你喜欢

  • 张公桥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晋王会兵于赵州,南寇邢州。“杨师厚引兵救邢州,军于漳水之东。晋军至张公桥,裨将曹进金来奔。晋军退,诸镇兵皆引归”。胡三省注:“晋军出青山口

  • 惶恐滩

    在今江西万安县城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惶恐滩 “在万安县治西。旧名黄公滩,后讹为惶恐滩。宋文天祥诗,惶恐滩前说惶恐,即此”。在江西省万安县城南门外100米龙溪水入赣江处。在原赣江十八滩中最

  • 弋阳馆

    唐置,在今江西弋阳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弋阳馆在“县治东。唐置,宋因之。今为葛溪水驿”。唐置,在今江西省弋阳县南。唐张祜《题弋阳馆》诗:“一叶飘然下弋阳,残霞昏日树苍苍。”即指此。

  • 枣阳军

    南宋绍兴十二年 (1142) 升枣阳县置,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元降为枣阳县。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升枣阳县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属京西南路。元废,仍为县。

  • 鄂穆楚河

    亦名鄂穆曲河。为澜沧江南源。即今青海杂多、囊谦二县境之解曲 《昂曲)。《清史稿·地理志》 西藏: 澜沧江有二源: “一源发于匝坐里冈城西北巴喇克拉丹苏克山,名鄂穆楚河,俱东南流,至匝坐里冈城东北察木多

  • 九日山

    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九日山。《方舆胜览》卷12泉州《山川》:九日山“在南安县西三里。……《府志》或云,有道人语自戴云山来此,九日乃到,因名”。山上有宋、元、明、清摩崖石刻七十四方,其中十三方为祈风石刻,记

  • 济阳城

    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 《史记·苏秦列传》: 苏代约燕王曰,“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即此。西汉置县。

  • 上国

    ①春秋时对中原诸国的通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季札聘于鲁”。《史记·吴世家》:“为使上国。”②对国都以西地区的泛称。《左传》:昭公十四年(前528),“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

  • 平城江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塘㙍江。《方舆纪要》卷104吴川县:平城江在“县西二十里。源出(化)州境那阳山,经林公渡入海”。《清一统志·高州府》:平城江在“源出化州那阳山,南流为平泽水,又东南流至

  • 昆迷失

    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 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苏巴失又西二百里为昆迷失,昆迷失西二百里为阿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