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仓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处。《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围东都,其党李子雄劝玄感“不如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振贫乏”。又,义宁元年(617),汾阳薛大鼎说李渊曰:“自龙门直济河,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关中可坐取也。”《元和志》卷2华州华阴县:“永丰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渭河口,隋置。义宁元年因仓又置监。”
隋大业初由广通仓改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渭河北。为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隋末杨玄感、李渊起兵,皆曾攻占此仓。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处。《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围东都,其党李子雄劝玄感“不如直入关中,开永丰仓以振贫乏”。又,义宁元年(617),汾阳薛大鼎说李渊曰:“自龙门直济河,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关中可坐取也。”《元和志》卷2华州华阴县:“永丰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渭河口,隋置。义宁元年因仓又置监。”
隋大业初由广通仓改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渭河北。为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隋末杨玄感、李渊起兵,皆曾攻占此仓。
西周名杞,为杞国都。春秋初杞国徙都后,始名雍丘,为宋邑。在今河南杞县。《春秋》:哀公九年 (前486),“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后为郑邑。战国初为韩邑。《史记· 韩世家》: 景侯虔元年 (前408
即夏谦泽。在今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北十五里夏垫附近。《水经·鲍丘水注》: “鲍丘水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纡曲渚一十余里,北佩谦泽,眇望无垠也。” 即此。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0兰州:“龙尾山在州南三里。山形如龙尾,落黄河之壖。《志》云:即府北马寒山之支陇也。”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回民据此反清。事平,建四墩堡于上,与兰州城为犄角。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达州: “西有铁山关。” 《方舆纪要》卷69达州: 铁山关在 “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西晋永嘉末置,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城。北魏属永安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平寇县。古县名。西晋永嘉年间置,治今山西省静乐县。属新兴郡。北魏初属永安郡,后废。《魏书·地形志》永安郡平寇县:“(太平)真
①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清史稿·地理志》 和硕特部西后旗:“盐池在青海西南,周百余里,产青盐。蒙古名达布逊淖尔。”②即今青海格尔木市北东达布逊湖。蒙古语意为“盐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一名巡店。即今湖北安陆市南二十四里巡店镇。清光绪《德安府志》卷8《兵事》:同治三年(1864)四月,“会都统舒保帅马兵自隔蒲潭至府巡检司”,遏捻军去路。
源出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广阳山,南流入谷水。《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左会北溪,溪水北出黾池山,东南流注于谷。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少林寺西侧。为历代少林寺高僧墓地。现存唐至清砖石墓二百二十余座,造型各异,是古代砖石建筑和塔雕艺术宝库。
又名塞尔库勒、色勒库尔、塞勒库勒、塔什霍尔罕。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蒲犁,“塔什霍尔干,附城”。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蒲犁厅于此。1954年改为塔什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