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山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汉城山“其山顶平,可容数千人。世传汉王避难之处”。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汉城山“其山顶平,可容数千人。世传汉王避难之处”。
在今越南西北部黄连山省境。《明史·沐晟传》: 永乐四年 (1406),“大发兵讨交阯,拜晟征夷左副将军……遂由蒙自径野蒲斩木通道,夺猛烈、掤华诸关隘。舁舟夜出洮水,渡富良江”。《方舆纪要》 卷112安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北。《寰宇记》卷130兴化县:千人湖在“县东北百二十里。故老相传云,隋末有千余人避难于此,得见太平,因名千人湖”。
①在今湖北襄阳县西。《方舆纪要》卷79襄阳县:土门山“在府西四十里。其形如门”。②在今陕西耀县东南。《魏书·地形志》北地郡土门县:“有土门山。”《元和志》卷2华原县:土门山:“在县(即今耀县)东南四里
南宋嘉定中 (1208—1224) 改大盈驿为康店驿,属南安县。即今福建南安市南康店。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康店巡司于此,并兼理驿事。境内复船山有郑成功墓。南宋嘉定中改大盈驿为康店驿,即今福建
即今吉林镇赉县 (镇赉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镇东县于此。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卷2: 镇东 “县治土名南叉干挠。当乌雅站之南,洮儿河之北”。1947年改为镇赉县治。
在今越南莱州省西北部。清代为临安府纳楼土司辖地。《滇南界务陈牍·普界陈牍·署临安道周瑞玺禀》: “查普方、里方旧为纳楼土司三勐勐底地方,衙门坡则为中勐、下勐。”
又名弋山、光山、浮光山。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八十里。《后汉书·郅恽传》:郑敬“乃独隐于弋阳山中”。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毗雄河。唐代称勃弄川。唐樊绰 《蛮书》卷5: 蒙舍 “川中水东南与勃弄川合流”。
今意大利的旧称。亦译作意大里亚、一打辇。清谢清高《海录》:“双鹰国又名一打辇,即澳地利亚,在祋古口之西北,疆域与西洋同。与单鹰国为兄弟。”
隋开皇初改安喜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大业初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 (621)复为安喜县。古县名。隋改安喜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安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