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县
隋开皇末改淮南县置,属显州。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大业初废。
隋开皇末改淮南县置,属显州。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大业初废。
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寰宇记》卷44沁水县:“东辅山在县西南九十二里。其山及西辅山与析山相连,有若相辅之势。”
宋代益、利、梓、夔四路的合称。《宋史·赵雄传》:“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
又名白超坞、白超城。东汉末, 白超筑。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水经·谷水注》:谷水又径白超垒南,“是垒在缺门东一十五里。垒侧旧有坞,故冶官所在。魏、晋之日,引谷水为水冶,以经国用,遗迹尚存”。《元
在今河北涉县东北三十里偏店乡。明洪武中置偏店巡司。嘉靖中废。
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南二十里。东汉改为安丰侯国。三国魏复为安风县,为安丰郡治。东晋安帝时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西南。属六安国。东晋安帝时废。
一名乔庙镇。即今河南武陟县东三十六里乔庙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乔家庙。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元城墙遗址上。为 “燕京八景” 之一。清乾隆年间,立御书 “蓟门烟树” 碑于此。元、明以来,或以为今德胜门外土城关为蓟门旧址,实误。
一作陀拔斯。都城在娑里城(今伊朗北部里海滨萨里)。《新唐书·西域传·波斯》:“又有陀拔斯单者,或曰陀拔萨惮。其国三面阻山,北濒小海。居婆(应为“娑”)里城,世为波斯东大将。波斯灭,不肯臣大食。”天宝五
北齐置,治所在盐城县 (今江苏盐城市)。南朝陈改为盐城郡。北齐置,治今江苏省盐城市。属东广州。南朝陈改名盐城郡。
在今江西大余县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梅岭隘“在府南二十里,与保昌县火径隘相接。为防御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