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泂酌亭

泂酌亭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北双泉之上。北宋苏轼 《泂酌亭诗序》 曰: “丁丑岁六月,轼南迁过琼,始得双泉之甘于城之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异味。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名之曰泂酌。”


猜你喜欢

  • 高要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广州。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天宝元年 (742) 复改端州为高要郡。治所仍在高要县。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高要、高明三市地。乾元元年(758) 复

  • 县后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县后沙“亦在旧县东。嘉靖四十四年,倭寇据县后沙,总兵郭成击擒之。《海防考》:三爿之北,匾担沙为重;三爿之南,县后沙为重”。

  • 吉安千户所

    明初置,在今江西吉安市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安守御千户所“在府治北。洪武二年置”。

  • 斜川

    在今江西都昌县附近。晋陶渊明有 《游斜川》 诗并序。

  • 蒋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改扬州置,因蒋山 (即钟山) 得名。治所在石头城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江宁、溧水、高淳县及安徽芜湖市、当涂、繁昌二县地。大业三年 (607)改为丹

  • 小江

    ①在今广东澄海市北。宋置小江巡司于此。②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小江“在州东南。即源出峨利江之右江也。流经州境,入宣化县界”。③在今广西浦北县东。源出浦北县北,南流为浦北县与博

  • 惠济县

    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杨忠县改名,治仁风镇 (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50年5月撤销,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杨忠县改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50年撤销

  • 宛唐

    亦作宛塘。在今安徽寿县东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殷琰将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刘勔帅众军并进,去顺数里立营”。又称死虎、死雩。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南。《

  • 鹅銮鼻

    在今台湾省本岛南端。旧名沙马矶头。清末即有鹅銮鼻之名。连横 《台湾通史·抚垦志》: 同治五年 (1866),“英舰笃甫号至鹅銮鼻,为番所攻。翌年,美船那威号漂至其地,亦为科亚尔社番所杀”。《台湾省通志

  • 龙泉府

    唐渤海国置,号上京。治所在龙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唐天宝末年(755)建都于此。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二市和海林县地。辽废。渤海置,并建号上京。治龙州(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