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林寨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漳河上游。在今山西省中部。有三源,南源出长子县西发鸠山,西源出沁县西北漳源镇,北源出榆社县北,至襄垣县东与黎城县交界处汇合,东南流至平顺县西北,折而东流入河北省涉县境,合于清漳河。《山海经·北次三经》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西。北魏皇兴年间建。《魏书·释老志》:“皇兴中,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特默图池 “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属秀容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杨庄附近。北周属雁门郡。隋开皇十八年(598)移治今忻州市,为忻州治。大业初属楼烦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忻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
即白朗宗。在今西藏白朗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巴,乳牛也。纳木,有也。牛多孳乳于此,故名。”
明洪武初置,属南平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废。
旧名罗池亭、罗池庙。在今广西柳州市文惠路柳侯公园内。唐长庆二年 (822) 为纪念柳州刺史柳宗元而建。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记》 称: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 《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柳侯祠
东汉改苍松县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十六国后凉改名昌松县。
①即今河北南部之滏阳河。五代周至宋、金为衡水、宁晋间之漳水的别称。《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二年 (955),“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 深、冀之间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方舆纪要》卷23仪真县:“左安城在县西二十里。地多山溪,旁有崇丘,道出六合,盖旧时戍守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