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浙西

浙西

①唐方镇名。浙江西道的简称。

②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


(1)唐方镇名。见“浙江西道”。(2)路名。见“两浙西路”。(3)地区名。指浙江省钱塘江(古称浙江)西北地区。包括杭州市、湖州市西部辖境。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此即“浙西”、“浙东”地域概念之始。唐浙江西道、宋两浙西路简称浙西,名称亦源于此。今浙西所指地域范围小于唐、宋浙西辖境。


猜你喜欢

  • 赤南县

    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镇西县置,治平落坝(今陕西镇巴县南赤南乡)。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1)鄂豫皖苏区设。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析置。1932年撤销。(2)川陕苏区设。1933年9月由

  • 意亲山

    亦作意辛山。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境。一说在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西南。《魏书·刘库仁传》: 东晋太元十年 (385),鲜卑刘库仁弟眷摄国事,“又击蠕蠕别帅肺渥于意亲山,破之,获牛羊数十万头”。即“意辛

  • 罗溪河

    在今安徽太湖县北。《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罗溪河 “出司空山,流经县西一里,汇于马路河,经县治而东,流六十里至潜山县界之黄泥港,又东南汇于潜水”。

  • 通泽泉

    在今山西芮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41芮城县: 通泽泉 “在县东八里,流合县西北十三里之地皇泉,……有灌溉之利”。

  • 黄芦冈

    清置台站。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南黄芦冈。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哈密: 黄芦冈台 “西至哈密底台七十里”。清祁韵士 《万里行程记》: 黄芦冈 “民居渐多,田草亦茂。路近哈密,则有种谷麦者矣,大半皆回民为之

  • 傅湖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 傅湖 “袤十里,广六里”。

  • 铜官浦

    一作铜官渚。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铜官镇。《水经·湘水注》: “湘水右岸铜官浦出焉。” 即此。

  • 牛脾山

    一名大隧山。在今河南长葛县东。《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隧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中有坦途,可容方轨。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即“大隧山”。

  • 郁 (鬱) 林州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后废。

  • 白水驿

    即今甘肃平凉市东白水乡。北临泾水,为往来孔道。《清一统志·泾州》:白水驿“有驿丞,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