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
今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今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元和志》 卷30大乡县: “陋城,在县 (治今永顺县东南志司城) 东南六十七里。汉横海将军韩说所筑。”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92宜兴县: 洑溪 “在县东南五里。源出荆山,北入荆溪”。
军镇名。北魏太和十年(486)改乐陵镇置。治所在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魏书·韦珍传》:韦珍为乐陵镇将,“高祖诏珍移镇比阳”。《魏书·寇臻传》:寇臻“拜振武将军、比阳镇将”。即此。
辽置,即今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为使臣宿息之所。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路振使辽,经孙侯馆。即此。后改名望京馆。辽置,即今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为使臣宿息之所。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路振使辽,经孙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年间由白光和尚就明葵园旧址创建,取佛家《楞严经》中“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偈语得名。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多次重修。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
在今广东海丰县红宫旁。清代称东仓埔,是海丰县旧体育场。1927年 12 月 1日在此举行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建有红台和大门,遂命名红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元中置,属腾冲府。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后废入腾冲府。古县名。元至元年间置,治今云南省腾冲县南,属腾冲府。后省入府。
即今浙江三门县东七十二里三门湾中之满山岛。旧属宁海县。清光绪 《宁海县志》 卷2: 满山在 “县东南五十七里”。
又作老街基。即今黑龙江省肇州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肇州)县属老城基,距县市六十五里,……原为肇州县治豫定地。”1933年肇州县移治于此。
即今四川美姑县境美姑河。《水经·若水注》: 马湖江 “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入马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