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武县

灵武县

①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邵岗堡西北。东汉省。《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168),段颎与田晏追羌于令鲜水上,“颎遂与相连缀,且斗且引,及于灵武谷”。唐李贤注:“灵武县名,有谷。”

②十六国前秦苻坚置,属咸阳郡。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西魏省入石安县。

③隋仁寿元年(601)因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润县置,属灵州。治所在汉浑怀障(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黄河东岸)。大业初属灵武郡。唐武德五年(622)移治胡地城(今宁夏永宁县南,黄河西岸)。北宋初地入西夏,废。

④1913年改灵州置,属甘肃宁夏道。治所即今宁夏灵武县。以灵武郡为名。1928年属宁夏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邵岗堡西。属北地郡。东汉废。(2)十六国前秦置,治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周废。(3)隋仁寿元年(601年)于汉浑怀障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西南、贺兰县东北。属灵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移治今青铜峡市东北。北宋初废。(2)旧县名。1913年改灵州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区。1996年撤销,改设灵武市。


猜你喜欢

  • 大瑚布图河

    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之瑚布图河。《清史稿·地理志》 东宁厅:大绥芬河“径城北,南大瑚布图河,北缘俄东海滨省界,合小瑚布图河来会入之”。

  • 可当县

    元置,为洮州治。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乡。后废。

  • 三藏口

    在今河北承德市北高寺台附近武烈河东、北、西三源会合处。以西藏、中藏、东藏三水而名。《水经·濡水注》:“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为溪水,亦曰西藏水,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合,泉发(安)

  • 三角市

    即今广东梅州市南三角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嘉应州图:州南有三角。

  • 枝扈黎大江

    即今印度之恒河。《水经·河水注》:“康泰 《扶南传》 曰: 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 《史记·大宛列传》

  • 曲沟镇

    金置,属符离县。即今安徽宿州市北六十里夹沟镇。在河南省安阳县中西部。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曲沟,人口 7610。因附近多弯沟,古称曲沟,清称曲沟集,民国曾称曲沟镇,后又称曲沟

  • 文井场

    即今四川蓬溪县北文井镇。清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五年(1800), 白莲教义军“渡江即掠蓬溪,魁伦遣宋射斗、阿哈保、百祥以兵三千进击,约自率后队四千继进。及朱射斗兵二千逐贼文井场,被围数重,众寡不敌

  • 琅 (瑯) 邪山

    又作琅琊山、瑯琊山。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琅邪山。《寰宇记》 卷128滁州清流县:琅邪山 “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琅邪山在 “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邪

  • 色克吉

    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由八虎道至盛京道里,自茂兴站起,西六十里至蒙古境内色克吉。”

  • 卢北郡

    西魏置,治所在曲水县(今甘肃文县西)。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曲水县(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南岸)。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文县,四川省松潘、平武等县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