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独秀山

独秀山

①即独秀峰。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36南安军: 独秀峰 “在南康县东。旧名鸡笼,东坡南迁,更名独秀”。《清一统志·南安府》: 独秀山 “在南康县东南二十五里。旧名鸡笼山,宋苏轼爱其峰峦耸锐,改名。下有龙湫”。

②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5陵水县: 独秀山在 “县西南一里。一峰突起,亦名文笔山”。

③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107永福县: 独秀山 “旁无陵阜,亭亭独峙,高百余丈”。

④在今广西武鸣县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武缘县: 独秀山 “在县南五十里。平地突起一峰,高数十丈,其相近有高峰岭”。

⑤又名紫金山。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中心独秀峰。唐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 “独秀山在郭中,居子城正北百余步,高耸直立,周回一里余,迥出郭中,下有岩洞。” 刘宋时太守颜延之常于石室中读书赋诗,后人因名读书岩。有 “南天一柱” 等石刻。

⑥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独秀山 “在旧城东半里。一峰峭立,亦名印笏山”。

⑦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一里。《舆地纪胜》卷114融州: 独秀峰 “在旧黔南府城北门外。拔地凌空,壁立万仞”。《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独秀山“挺然秀发,上干云霄”。

⑧又名资山。在今四川资阳市西南三里。《寰宇记》 卷76资阳县: 独秀山 “迥然独秀”。《清一统志·资州》: 独秀山 “在资阳县西南三里。今亦名资山”。


猜你喜欢

  • 罗苏亭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南罗苏乡。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罗苏” 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官府 (即亭目驻地) 下面的寨子。

  • 茂隆厂

    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七十二里老厂。清乾隆间吴尚贤曾在此设厂,开采银矿。

  • 菁莲墟

    一作青莲墟。即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移驻淇潭堡。

  • 渌峒

    北宋置,属归化州。即今广西靖西县西禄峒乡。北宋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西禄洞。

  • 彭他麻

    又作夥尔彭他吗。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外番》。

  • 清道县

    唐显庆元年 (656) 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天授二年 (691) 属静州。天宝元年(742) 属静州郡。乾元元年 (758) 属静州。后废。

  • 阿穆古朗

    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木古郎镇。清以来为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穆古朗”,蒙古语意为“平安”。

  • 蛤仔难社

    又作哈仔难。即今台湾省宜兰县。清乾隆间范咸 《台湾府志》 卷1: “ (自山朝社) 又上至蛤仔难诸社,深箐鸟道,至者鲜矣。” 清嘉庆十六年(1811) 于此设噶玛兰厅。光绪元年 (1875) 改为宜兰

  • 大剑山

    亦名梁山、剑山、剑门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水经·漾水注》:小剑戍“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寰宇记》卷84剑门县:“大剑山亦曰梁山。《山海经》:高梁之山,西接岷、崌,东接荆

  • 都阳山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思恩府: “西北有都阳山。” 《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都阳山在 “府西北二百五里。山高广有泉,下注成溪,引流灌田。旧有都阳寨,宏治中,土酋岑濬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