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潭
①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二十五里。《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元年(948),蜀将安思谦“败汉兵于玉女潭”。即此。
②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南。《清一统志·凤翔府一》:玉女潭在“鱼塘峡内,其水自永安宫前流入此潭,从半山飞下,声振岩谷,四面屏山,围绕如画”。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年),蜀安思谦“败汉兵于玉女潭,汉兵退屯宝鸡”,即此。
①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二十五里。《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元年(948),蜀将安思谦“败汉兵于玉女潭”。即此。
②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南。《清一统志·凤翔府一》:玉女潭在“鱼塘峡内,其水自永安宫前流入此潭,从半山飞下,声振岩谷,四面屏山,围绕如画”。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年),蜀安思谦“败汉兵于玉女潭,汉兵退屯宝鸡”,即此。
在今湖北郧县城东北四十八里梅铺。1975年在石灰岩溶洞 (又称龙骨洞) 中发掘出三颗猿人牙齿化石,齿冠完好。时代早于北京猿人,为我国第五个猿人化石发现地点。
①亦作鹿颈高阑。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高栏岛。旧属香山县。明嘉靖 《香山县志》 卷1: 海洋诸岛有皋兰岛,“其民皆岛夷也”。②一名五泉山。即今甘肃兰州市南皋兰山。《元和志》 卷39兰州: “取皋兰山以为名
又称晒、色、色仁孜、色仁则宗。治所即今西藏萨迦县东赛乡。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三里。《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平羌山”条内:“县西三里有云吟山,亦耸秀。”《清一统志·嘉定府一》:云吟山,“宋魏了翁读书其上,隶书‘云吟山’三大字刻石,今存”。
在今马来半岛西岸之旧吉打。《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其北岸则个罗国。个罗西则哥谷罗国。”
在今湖南邵阳市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81邵阳县 “石门山” 条下: 棋盘岭 “相传诸葛武侯尝驻此,与客对奕云”。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北。后废。又称昔不梁。元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一名人鲊瓮。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二里。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未至(归)州数里,曰叱滩,其崄又过东奔(滩)。”《舆地纪胜》卷74归州:叱溪“在秭归县。《旧经》云,水石相激如喷咤之声,一名人鲊
即今新疆沙雅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5库车:沙雅尔“城周二里许,高一丈四尺,南北二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沙雅县于此。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析广阿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十里北鱼台。大业初废。②隋大业二年(606)改象城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三年属赵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