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岛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位于甘泉岛东北2海里。鸟粪资源丰富。中国渔民向称老粗岛、老粗峙。清宣统元年 (1909) 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处珊瑚极多,命名珊瑚岛。郑资约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载: 珊瑚岛 “长半浬,宽0.25浬,高30呎。西名Pattle Island。岛上满覆灌木与热带常绿树,树高10呎乃至15呎。自岛之西端计起,岛长三分之一范围内,有大椰树三株,最高者出海面40呎,为一航海极好目标。近椰树处有井,水甘可饮,煮之更觉适口”。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位于甘泉岛东北2海里。鸟粪资源丰富。中国渔民向称老粗岛、老粗峙。清宣统元年 (1909) 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处珊瑚极多,命名珊瑚岛。郑资约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载: 珊瑚岛 “长半浬,宽0.25浬,高30呎。西名Pattle Island。岛上满覆灌木与热带常绿树,树高10呎乃至15呎。自岛之西端计起,岛长三分之一范围内,有大椰树三株,最高者出海面40呎,为一航海极好目标。近椰树处有井,水甘可饮,煮之更觉适口”。
在今湖北建始县西三里朝阳观下。宋黄庭坚游此洞,镌“涪翁”二字于石上,并留诗纪胜曰:“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在湖北省建始县城西朝阳观下。相传为古时五峰禅师修行
即古泄水。 今安徽霍邱县东南东汲河 (汲河)。《清一统志·颍州府一》: “泄水在霍邱县东南…… 《县志》: 有河,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源自六安州香和岭,分流入东河。”
西周封国。春秋时为宋邑。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春秋》: 僖公二年 (前658),“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即此。《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宣公四十九年 (前407),“伐卫,取毋丘”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二十四溪在“县西四十里。汇山溪之水东出,有石山夹岸错立,崒嵂周密,凡二十四曲,西南至梅口入大溪”。
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南。为饮马河上源。《清史稿·地理志》 吉林府:“西南驿马河,即伊勒们, 自磐石缘界合岔路河。”
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那陈镇。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西北。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此置巡检司。
明置,即今山西五寨县城关镇。《方舆纪要》卷40岢岚州:五寨堡“东去宁武关神池堡八十里,堡城嘉靖十六年筑,万历八年增修,周五里有奇。镇西卫五所屯牧于此,故名五寨”。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置,即今山西
①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0繁峙县: “宝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有南冶谷,路通直隶唐县、定州之境。”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东北老宝山城稍西。《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宝山在 “
北周置,治所在南襄阳郡 (今湖北南漳县)。寻废。北周置,治重阳县(今湖北南漳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南漳县。后废。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附近的闽江,为闽江下游入海之南口,通往省城福州之海上门户。《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马头江” 条下: 梅花江 “在府东北五十里,近梅花所城,亦曰梅江,亦曰梅花澳。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