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石驿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1灵石县: 瑞石驿 “在县城东南。有瑞石递运所。……明洪武中置”。
明洪武中置,在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南。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1灵石县: 瑞石驿 “在县城东南。有瑞石递运所。……明洪武中置”。
明洪武中置,在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南。
原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山。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唐元和间李宽读书于此。北宋至道间李士真就遗址重建。景祐间仁宗赐名“石鼓”,并拨置学田,权作州学。其后废置无常,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现辟为公园。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方舆纪要》 卷41闻喜县: 黄芦泉在 “县东三十里,南流溉田入浮水”。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民国 《万源县志》 卷2: 滚龙坡 “在治北六十里,交镇巴界,为川陕要道。建有石卡。清时每年十月初 一日,川陕两省总镇会哨于此”。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古甑山上。元废。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 楚马希萼改懿州置,治所在潭阳县 (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北宋乾德三年 (965) 复为懿州。五代汉乾祐三年(850年)改懿州置,治潭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
①即古丹山。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接临朐县界。②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纪山“在府北四十里。绵亘自荆门西山而来,盖荆州之主山也。后梁宣、明二帝陵林木郁然”。
即白沟。在今河南封丘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续汉书·郡国志》 陈留郡封丘注:“《博物记》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老县城村。清道光五年(1824)于此置佛坪厅, 1913年改为佛坪县。1925年迁治袁家庄(今佛坪县)。
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与江口县交界处之梵净山。《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
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十里大融乡。《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潭溪蛮夷长官司 “顿洞寨” 条:“又有容洞、铜锣二砦,俱在司南七十里。司境之砦凡二十有五,此其最著者。”